[发明专利]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5572.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泽德;赖长邈;张衡;席青松;孙敏辉;崔志军;熊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009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村镇 生活 污水 田园 景观 综合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及景观生态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015年4月,在国务院签发的“水十条”中明确提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目前全国农村每年有90多亿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开展农村聚居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切实做到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
村镇生活污水污染类型以有机耗氧污染和氮磷污染为主,可生化降解性好,N、P含量高,但排放分散;在村镇修建类似于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运送至城镇,所需费用较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因建设费用高、运行费用高、能耗高、对氮、磷去除效果差,很难适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因此,急需小型化、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及生态景观效果好的处理系统。
农村目前比较常用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装置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传统工艺。这些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氧化沟、A/O、A2/O、SBR、生物滤池等。这些工艺技术纯熟,但由于其较高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管理的复杂性,即使建成了也很难维持正常稳定的运行,因此并不适合于处理农村污水。
第二:生态工艺。常见的有人工湿地、土壤渗滤、氧化塘等,但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处理效率有限,在部分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难以广泛推广。
第三:先进工艺。如膜生物反应器,可以维持高浓度污泥,去除悬浮颗粒。但因其较高的投资费用的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管理的复杂性,并不适合农村污水就地处理。
现有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装置,大多采用单种技术处理,如人工湿地、藻类塘、土壤渗滤系统等,其缺点为:单一使用某种技术处理效果不佳,综合使用占地面积大,很多处理过程没有经过地下水反滤层的同化。或者采用一体化处理工艺,虽然节省占地,安装方便。但一体化系统的处理原理并没有多少创新,且严重依赖于后期管理维护,没有维护,基本失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基于传统处理工艺的稳定性、效果的优势,结合农村土地资源并不十分稀缺,且多分散布局的特点,开发小型处理量的污水处理系统。
具体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呈矩形设置,为地埋或半地埋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连通污水管网或化粪池。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由一组筛网或平行栅条间距e=10mm的金属栅条制成,格栅安装在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前端,格栅安装倾角α=60°,格栅池内部尺寸为长0.7m,宽0.6m,高1.0m,格栅池位于沉淀池内部,格栅采用混凝土结构,底部和侧面均进行防渗防漏防刮擦处理,沉淀池有效内径长2.2m,宽2m,结构深度3m,沉淀池内部设置有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滤池包括反滤单元及厌氧单元,
反滤单元底部布置填料,反滤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底部布置填料高度1m,填料为碎石、粗砂、粉煤灰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
厌氧单元填充柔性填料,厌氧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柔性填料布置于中部,高度为1m。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内部尺寸长2.2m,宽2.1m,结构深度3m,运行有效深度2.3m,有效容积为10.6m3,接触氧化池底部布置微孔曝气装置,池体中部添加柔性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未经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