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耐高温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5339.8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0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香;祝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1/00 | 分类号: | C08L21/00;C08L91/06;C08L45/02;C08K13/02;C08K5/14;C08K3/22;C08K3/36;C08K3/38;C08K5/523;H01B3/28;B29B7/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耐高温 电缆 护套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耐高温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密炼工序是直接将生胶、配合剂、补强剂、软化剂、硫化促进剂等化工原材料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制成质量均一的混炼胶,混炼胶在密炼机中的混炼时间长短对电缆护套料产品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密炼过程中,若将补强剂和软化剂一起加入混炼,会造成混炼胶分散不均匀,有颗粒;若将补强剂先混炼达到一定温度后再加软化剂,这样混炼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我们的这个密炼工艺既节省混炼时间,还能生产出优质的混炼胶。
因此控制软化剂的添加时机和添加量,制备得到具有优异耐磨和耐高温性能的电缆护套料是目前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耐磨耐高温电缆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优异的耐磨和耐高温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耐磨耐高温电缆护套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生胶80-120份、配合剂30-60份、补强剂5-35份、软化剂5-15份;
配合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硅微粉2-8份、氧化锌3-6份、氧化铝1-5份、硫黄2-6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3份、促进剂DM 2-4份、促进剂M 1-4份、N330炭黑1-5份、石蜡2-6份、古马隆树脂3-8份、硼酸锌1-5份、磷酸三甲苯酯2-6份、防老剂A 1-3份和防老剂D 2-4份;
补强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3-9份、赤泥1-6份、硼酸酯偶联剂3-9份、硬脂酸1-4份、轻质氧化镁2-5份、稀土4-12份;
对所述耐磨耐高温电缆护套料进行密炼处理的工艺;
根据软化剂的含量,基于下述式控制密炼处理的一次加压时间、二次加压时间和三次加压时间的工艺;
S<(T1+T2+T3)×K;S为软化剂的总添加量,K为比例系数,T1为一次加压时间,T2为二次加压时间,T3为三次加压时间,其中0.013<K<0.045。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生胶85-115份、配合剂35-55份、补强剂8-32份、软化剂8-12份;
配合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硅微粉3-7份、氧化锌4-5份、氧化铝2-4份、硫黄3-5份、过氧化二异丙苯1.5-2.5份、促进剂DM 2.5-3.5份、促进剂M 2-3份、N330炭黑2-4份、石蜡3-5份、古马隆树脂4-7份、硼酸锌2-4份、磷酸三甲苯酯3-5份、防老剂A 1.5-2.5份和防老剂D 2.5-3.5份;
补强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4-8份、赤泥2-5份、硼酸酯偶联剂4-8份、硬脂酸2-3份、轻质氧化镁3-4份、稀土6-10份。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生胶100份、配合剂45份、补强剂20份、软化剂10份;
配合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硅微粉5份、氧化锌4.5份、氧化铝3份、硫黄4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份、促进剂DM 3份、促进剂M 2.5份、N330炭黑3份、石蜡4份、古马隆树脂5.5份、硼酸锌3份、磷酸三甲苯酯4份、防老剂A 2份和防老剂D 3份;
补强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高岭土6份、赤泥3.5份、硼酸酯偶联剂6份、硬脂酸2.5份、轻质氧化镁3.5份、稀土8份。
优选地,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生胶和配合剂放入密炼室中,进行一次加压,然后添加补强剂和软化剂,接着进行二次加压,升温至85-95℃,再加入软化剂,继续升温至90-95℃,然后加入硫化促进剂,进行三次加压,接着进行排胶,出片,冷却至室温得到耐磨耐高温电缆护套料。
优选地,一次加压的时间为110-130s。
优选地,二次加压的时间为170-190s。
优选地,三次加压的时间为50-7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