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硬度轻比重复合装饰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5077.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门县品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1/14;C08L79/00;C08K9/02;C08K7/14;C08K3/28;C08K5/54;C08J7/04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鲁慧波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比重 复合 装饰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硬度轻比重复合装饰材料。
背景技术
装饰材料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室外材料,一部分为室内材料。室内材料再分为实材,板材、片材、型材、线材五个类型。实材也就是原材,上要是指原木及原木制成。常用的原木有杉木、红松、榆木、水曲柳,香樟、椴木,比较贵重的有花梨木、榉木、橡木等。在装修中所用木方主要由杉木制成,其他木材主要用于配套家具和雕花配件。传统的装饰材料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和金属材料,而且存在着怕水怕火、有放射性污染、甲醛含量超标、安装施工繁琐、装饰效果差、保养困难、寿命短、价格高等问题,已经逐渐被淘汰出市场。
木塑复合材料是由木质或其他纤维素材料和热塑性塑料统配温成型加工制成的复合材料,虽然其优点众多,但中国的木塑产品在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木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力学强度不够、耐热性能不佳,及热膨胀系数大等缺陷,作为地面铺板等用材时,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尚不理想。为改善上述局限性并弥补缺陷,同时扩大替代木制产品的优势,研发高填充量植物纤维、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产品将是企业和市场的主导方向。
目前,玻璃纤维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研究和应用较少,有关其性能的研究报迫尚不多见,而结合材料的实际工况进行的相关研究报道更为鲜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玻璃纤维的高硬度轻比重复合装饰材料,本发明具有硬度高、比重轻的特点,抗压、抗弯、耐冲击等性能优于天然木材,经久耐磨,不易受损,由于添加一定比例的纤维,比重更轻,使用更方便,具有环保、阻燃、防潮、防虫蛀、不变形、硬度高,不怕水浸、易保养,耐磨度高,使用寿命更长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硬度轻比重复合装饰材料,包括芯板,所述芯板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蛇纹木粉:22-34份;
乙酰丁酸纤维素:16-29份;
低浮纤无碱性长切玻璃纤维:11-19份;
牛奶蛋白纤维:4-9份;
硅烷偶联剂9-16份;
大豆蛋白纤维:16-23份;
五水合硝酸铋:17-21份;
胍类聚合物7-15份;
所述蛇纹木粉为蛇纹木制造产品时的下脚料研磨成的粉末,颗粒度大小为100-150微米;
所述乙酰丁酸纤维素颗粒度大小为250-450微米;
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颗粒度大小为120-160微米;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粉末颗粒,颗粒度大小为500-750um。
进一步的,所述芯板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蛇纹木粉:25-28份;
乙酰丁酸纤维素:18-22份;
低浮纤无碱性长切玻璃纤维:13-16份;
牛奶蛋白纤维:5-7份;
硅烷偶联剂11-14份;
大豆蛋白纤维:19-21份;
五水合硝酸铋:17-20份;
胍类聚合物9-11份;
所述蛇纹木粉为蛇纹木制造产品时的下脚料研磨成的粉末,颗粒度大小为120-140微米;
所述乙酰丁酸纤维素颗粒度大小为280-350微米;
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颗粒度大小为130-150微米;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粉末颗粒,颗粒度大小为550-650um。
更进一步的,所述芯板的原料及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
蛇纹木粉:27份;
乙酰丁酸纤维素:20份;
低浮纤无碱性长切玻璃纤维:15份;
牛奶蛋白纤维:6份;
硅烷偶联剂12份;
大豆蛋白纤维:20份;
五水合硝酸铋:19份;
胍类聚合物10份;
所述蛇纹木粉为蛇纹木制造产品时的下脚料研磨成的粉末,颗粒度大小为130微米;
所述乙酰丁酸纤维素颗粒度大小为320微米;
所述大豆蛋白纤维的颗粒度大小为135微米;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粉末颗粒,颗粒度大小为60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门县品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龙门县品汐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5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