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4707.7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钟;张义;胡晓晨;卢璟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地下 构件 结构 装置 | ||
1.一种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承载杆(10)与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连接形成结构装置的支撑骨架;一个土工膜筒(40)密封固定连接于上连接件套(21)的下端和下连接件套(23)的上端外侧;一个进浆口(501)位于上连接件套(21)的圆形顶板(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承载杆(10),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至少一根支撑管(30)与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固定连接形成结构装置的支撑骨架,一个土工膜筒(40)密封固定连接于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的套筒(26)外侧,一个上部与浆液泵压管(60)相连接的进浆口(501),进浆口(501)位于上连接件套(21)的圆形顶板(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承载杆(10),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至少一根支撑管(30)与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固定连接形成结构装置的支撑骨架,一个土工膜筒(40)密封固定连接于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的套筒(26)外侧,一个上部与浆液泵压管(60)相连接的进浆口管(50),进浆口管(50)密封固定于上连接件套(21)的圆形顶板(22)的过孔,进浆口管(50)的底部穿过上连接件套(21)的圆形顶板(22)伸入土工膜筒(40)内,承载杆(10)从支撑管(30)内穿过并与上连接件套(21)和下连接件套(2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筒(40)包裹于所述支撑骨架周侧,采用等直径或非等直径设计,设计直径为30cm至300cm,所述土工膜筒(40)采用透气不透浆或不透气不透水不透浆柔性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膜筒(40)与所述支撑骨架通过密封固定方式连接,密封固定连接采用卡紧箍、抱压箍、捆扎丝或绕紧锁方式以保证所述土工膜筒(40)与所述上连接件套(21)和所述下连接件套(23)的所述套筒(26)在固定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包裹于所述支撑骨架周侧的所述土工膜筒(40)可以折叠,也可以膨胀展开。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的所述上连接件套(21)和所述下连接件套(23)与所述支撑管(30)的制造材料为钢材、塑料、玻璃钢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支撑管(30)为中空管,各所述支撑管(30)的内径尺寸相等或不等,所述上连接件套(21)和所述下连接件套(23)由所述圆形顶板(22)和圆形底板(24)与所述套筒(26)构成,所述套筒(26)采用圆形筒、方形筒或多边形筒的几何形式,所述上连接件套(21)的所述圆形顶板(22)和所述下连接件套(23)的所述圆形底板(24)的过孔与所述支撑管(30)外侧的密封固定连接方式为粘接、焊接或螺纹连接,保障良好的气密性,所述支撑管(30)的根数为1根、2根、4根、6根、8根或10根以上的设定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承载地下构件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口管(50)与所述上连接件套(21)的所述圆形顶板(22)上的过孔采用粘接、焊接、螺母或螺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进浆口管(50)的底部伸入所述土工膜筒(40)内部,所述进浆口管(50)的顶部出露于所述圆形顶板(22)的上部,所述浆液泵压管(60)可采用插接或螺纹连接的方法直接与所述进浆口管(50)密封连接,或者安装活接头(100),利用所述活接头(100)连接所述进浆口管(50)与所述浆液泵压管(60),利用所述上连接件套(21)的所述圆形顶板(22)上设置的所述进浆口管(50),通过所述浆液泵压管(60)低压向所述土工膜筒(40)内灌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其他胶凝材料,形成似圆锥形、似圆柱形或其他设定形状的扩体承载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7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缘加强型混凝土管桩
- 下一篇:一种可回收后张法预应力锚索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