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藤茶的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04695.8 | 申请日: | 2017-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6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小妹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 地址: | 416100 湖南省湘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藤茶 预处理 栽培 苗床整理 日常管理 枝条 扦插 选枝 成活率 培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藤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枝;(2)枝条的预处理;(3)苗床整理;(4)扦插;(5)日常管理。本发明培育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大规模推广,并且其培育的藤茶成活率高,品质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藤茶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藤茶,俗称茅岩莓茶、端午茶、藤婆茶(或又称山甜茶、龙须茶),系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科的嫩茎叶经加工制得。藤茶茶色绿起白霜,微苦甘长、生津止渴,其味甘甜、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保肝护肝等功效。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皮炎、湿疹等疾病的防治。
目前,藤茶主要还是以野生资源为主,虽然已经有人开始研究将藤茶从野生转家种植,但是由于藤茶苗的培育技术尚未成熟,致使藤茶的家种植规模一直得到扩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藤茶的栽培方法,该方法栽培出的藤茶成活率高,品质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藤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枝:11月份,选取长度为15~20cm的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用枝条,所述枝条顶部留3~4个叶片;
(2)枝条的预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枝条的扦插基部先放入1200~1300ppm的多菌灵药液中浸泡15~25分钟,然后取出,再放入由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混合制得的混合液中,浸泡10~20秒钟,取出,并蘸上活性炭,待扦插;其中,所述混合液中,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浓度均为1500~1600mg/L;
(3)苗床整理:苗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苗床地铺上15~20cm厚的鹅卵石,上部铺上35~40cm的沙壤土;
(4)扦插:将步骤(2)处理后的枝条按规格为8~10cm×8~10cm×8~10cm插入苗床内,然后撒上4-6%呋喃丹,并浇水使苗床上的沙壤土的含水量为80~85%;其中,所述4-6%呋喃丹播撒量为4~6公斤/亩;
(5)日常管理:保持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不超于23℃;保持苗床上的沙壤土的含水量为50%~55%;每隔3天喷一次1200~1300ppm的多菌灵药液,45天后,在喷洒多菌灵药液的同时,喷洒营养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培育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可大规模推广,并且其培育的藤茶成活率高,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藤茶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枝:11月份,选取长度为15cm的木质化枝条作为扦插用枝条,所述枝条顶部留3个叶片;
(2)枝条的预处理:将步骤(1)得到的枝条的扦插基部先放入1200ppm的多菌灵药液中浸泡15分钟,然后取出,再放入由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混合制得的混合液中,浸泡10秒钟,取出,并蘸上活性炭,待扦插;其中,所述混合液中,吲哚丁酸和萘乙酸浓度均为1500mg/L;
(3)苗床整理:苗床设置在温室大棚内,苗床地铺上15cm厚的鹅卵石,上部铺上35cm的沙壤土;
(4)扦插:将步骤(2)处理后的枝条按规格为8cm×8cm×8cm插入苗床内,然后撒上4%呋喃丹,并浇水使苗床上的沙壤土的含水量为80%;其中,所述4%呋喃丹播撒量为4公斤/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小妹,未经徐小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模拟试验用人工降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产优质黄金梨的栽培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