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液态胺基酮型光引发剂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4216.2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刚;王衍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48 | 分类号: | C08F2/48;C09D16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液态 胺基 酮型光 引发 化合物 及其 混合物 | ||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UV‑Curing)新材料化学品领域,首次披露了近室温温度下为液态的胺基酮型光引发剂,含有该胺基酮的光引发剂混合物,其在含烯键不饱和型可辐射聚合体系作为光引发剂的用途,以及含有这种光引发剂或其混合物组分的含烯键不饱和型可辐射聚合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固化(UV-Curing)新材料化学品领域,首次披露了低温下为液态的胺基酮型光引发剂,含有该胺基酮的光引发剂混合物,其在含烯键不饱和型可辐射聚合体系作为光引发剂的用途,以及含有这种光引发剂或其混合物组分的含烯键不饱和型可辐射聚合体系。
【背景技术】
在光固化新材料技术领域,光引发剂(Photo-initiator)是吸收UV辐射光源能量而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酸等聚合引发物种的关键材料。胺基酮型(Aminoketone)光引发剂是极为重要的一大类高活性光引发剂,代表性商业化牌号产品例如前汽巴(Ciba)公司推出的Irgacure 907,Irgacure 369,和Irgacure 379,以及深圳有为化学技术公司产业化的牌号为APi-307(化学结构1-(biphenyl-4-yl)-2-methyl-2-morpholinopropan-1-one,CAS号码94576-68-8)的新型胺基酮型光引发剂。
在该技术领域,在兼具高超引发活性和其它功效-特别是耐黄变和低残留不良气味-的情况下,为从业专业人员所渴望的,鉴定和发现在近室温温区附近(15-45℃)为液态的胺基酮光引发剂化合物尤其具备突出的实用应用价值。因为已知的胺基酮型光引发剂化合物均是固体状态,光固化涂料或油墨厂家在使用时不得不借助各种化学或物理的办法(例如研磨,搅拌,超声等)取得相关光引发剂在配方产品中的合适的溶解性和/或分散性,这常常是操作不方便和较高不利成本的过程。例如,Irgacure 379即是汽巴公司专门为改善Irgacure 369的难溶解性而推出的结构衍生物产品。
近室温温区为液态的光引发剂在实际应用时稍加微热即融化为液态,非常便于计量和添加,也没有配方制备中常见的分散或溶解等困扰性过程,是尤为从业技术人员所喜爱的。文献中有相当数量的液态光引发剂混合物的报道【例如汽巴推出的牌号产品Irgacure 500(固体羟基酮型和固体二苯甲酮型光引发剂的液态混合物)和Irgacure 2022(液体羟基酮型和固体膦酰型光引发剂的液态混合物),以及专利文献披露US4960746和US5510539】,其目的即是为用户提供操作友好型的光引发剂产品。
值得强调的是,迄今为止,业界尚未有任何关于近室温温区附近(15-45℃)液态小分子胺基酮型光引发剂的文献报道。鉴于已知的化学理论尚无法理性预测一个化合物的物理存在形式和状态,因此鉴定和发现在近室温温区附近温度区域下呈现液态和/或高溶解性能的胺基酮型光引发剂化合物必须通过大量的试验摸索和试错实现。
【发明内容】
本项申请现已首次意外地发现,下述A-C所示的三个胺基酮结构是近室温温区(15-45℃)为液态的光引发剂化合物。
我们同时披露一类新颖的光引发剂混合物。如果该光引发剂混合物以100%质量份计,其特征是含有a百分质量份的光引发剂A,B,C三者之中任意一种或二种或以上,b百分质量份的其他文献已知光引发剂物质,以及c百分质量份的其他物质;其他物质是指其他文献已知含烯键(C=C)不饱和化合物(单体或树脂),活性胺助引发剂,或各种功能性添加剂。约束条件是:
(1)a+b+c三者之和是100%质量份;
(2)a和b取值均不为零,c取值可以为零或非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有为技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