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4109.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宋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易成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G06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赵爱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控制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下,汽车的智能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也成为了许多汽车的热销卖点之一。目前,当车内的乘客感到疲劳、需要下调其座椅靠背进行休息时,乘客普遍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操作控制按钮或控制把手,才得以使其座椅靠背下调、适宜其身体舒展。并且,由于不同汽车的控制按钮或控制把手的设置位置和控制方式不尽相同,此时,乘客想要快速找到控制按钮或控制把手、且准确控制其座椅靠背便会变得十分困难,从而给乘客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控制方法,旨在实现汽车内部座椅的智能化控制,给车内乘客带来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控制方法,所述汽车座椅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乘客的人体特征;
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判断所述乘客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当判断到所述乘客处于疲劳状态时,调整所述乘客的座椅靠背至休息角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判断所述乘客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面部特征是否出现疲劳;
若是,则所述乘客处于疲劳状态。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面部特征是否出现疲劳”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乘客的眼睛闭合时长是否超过预设时长;
且/或,判断所述乘客的眼睛睁开比例是否低于预设比例;
且/或,判断所述乘客的呵欠频率是否超过预设频率;
若至少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面部特征出现疲劳。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判断所述乘客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生命特征是否出现疲劳;
若是,则所述乘客处于疲劳状态。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生命特征是否出现疲劳”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乘客的心跳是否出现疲劳;
且/或,判断所述乘客的呼吸是否出现疲劳;
且/或,判断所述乘客的血压是否出现疲劳;
且/或,判断所述乘客的脉搏是否出现疲劳;
若至少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生命特征出现疲劳。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人体特征,判断所述乘客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脑内特征是否出现疲劳;
若是,则所述乘客处于疲劳状态。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脑内特征是否出现疲劳”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乘客的脑电波是否出现疲劳;
且/或,判断所述乘客的脑内电信号传递状态是否出现疲劳;
若至少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所述人体特征中所述乘客的脑内特征出现疲劳。
可选地,所述“调整所述乘客的座椅靠背至休息角度”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乘客的眼睛睁开比例;
根据所述眼睛睁开比例,判断所述乘客的疲劳等级;
根据所述疲劳等级,调整所述乘客的座椅靠背至对应角度。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控制系统,所述汽车座椅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汽车座椅控制程序,所述汽车座椅控制程序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控制方法对应的各个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汽车座椅控制程序,所述汽车座椅控制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汽车座椅控制方法对应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乘客人体特征的获取,并根据该人体特征、对该乘客是否处于疲劳状态进行判断,且当判断到该乘客处于疲劳状态时,调整该乘客的座椅靠背至休息角度,如此,实现了汽车对乘客疲劳状态的自动识别,并在乘客疲劳时自动调整其座椅靠背至适宜乘客休息的角度,从而实现了汽车内部座椅的智能化控制,给车内乘客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座椅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座椅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汽车座椅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汽车座椅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易成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易成自动驾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41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坐物用座椅
- 下一篇:机动车儿童乘员约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