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补偿型联合供热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3503.1 | 申请日: | 201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向;苗青;冯颖;徐洁;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20/40 | 分类号: | F24S20/40;F24H1/22;F24S50/00;F24H9/20;F24S80/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补偿 联合 供热 装置 方法 | ||
一种光电补偿型联合供热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电锅炉和PLC控制器。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和电锅炉进水口与冷水管相连,出水口通过温度传感器、出水阀门开关、储液箱与用户相连。所述方法根据用户需求温度T0,结合当前日照强度、生物质燃料供给情况,依次决定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电锅炉的启停;当三者都满足供热条件时,优先启动太阳能集热器,其次是生物质锅炉,再者是电锅炉。本发明根据太阳光照强度、生物质燃料的储备情况,自动选择最节能的供热模式,并且整个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满足多种模式下的连续运行。本发明适用于多能互补的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补偿型联合供热装置及方法,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世界上蕴含量最大的一种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正成为当前能源方式变革的一种趋势。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化为热能的设备。缺点在于太阳能热水器对日照依赖性强、阴雨雪天不能应用、光照不足时温度达不到要求。
生物质锅炉是一种利用生物质原料为燃料的锅炉,利用农林剩余物作为锅炉燃料使用具有环境友好、可以再生的特点,并且热效率高,特别适合高温供热,伴随国家节能环保的快速发展,生物质燃料锅炉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将成为具有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环保锅炉,也将成为替代燃煤锅炉的理想设备。缺点在于生物质锅炉燃料季节性收集困难,燃料供给无法达到100%要求。
电锅炉也称电加热锅炉,以电力为能源供给,全套设备占地面积小,不需烟囱、燃料渣堆放场所,产品成套组装出厂,在现场只需接上电源,水管,即可投入运行,可大大节省基建投资及安装费用,而且热效率高,但电锅炉的缺点也很明显,建设成本及运行成本均较高。
综合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电锅炉三者的供热优点和缺点,探讨建立一种资源合理利用,且绿色环保、能量高效利用的供热装置成为了当前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本发明提出一种光电补偿型联合供热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电补偿型联合供热装置,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电锅炉和PLC控制器。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和电锅炉的进水口分别与冷水管相连;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和电锅炉的出水口分别通过温度传感器、出水阀门开关进入储液箱;储液箱通过阀门和管道向用户提供热水;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温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出水阀门开关,控制阀门的动作。
一种光电补偿型联合供热的方法,所述方法根据用户需求温度T0,结合当前日照强度、生物质燃料供给情况,依次决定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电锅炉的启停;当三者都满足供热条件时,优先启动太阳能集热器,其次是生物质锅炉,再者是电锅炉;假设整个运行环境电力供给充足,电锅炉运行状态不受外力影响,T1max、T2max、T3max分别为太阳能集热器、生物质锅炉、电锅炉输出温度上限,且T1max<T2max<T3max;第一阀门K1为太阳能集热器出水口至储液箱进口管道的电动阀门、第二阀门K2为生物质锅炉出水口至储液箱进口管道的电动阀门、第三阀门K3为电锅炉出水口至储液箱进口管道的电动阀门、第四阀门K4为冷水进水管的电动阀门、第五阀门K5为储液箱至用户管道的电动阀门、第六阀门K6为冷水进储液箱管道的电动阀门;系统未开启时电动阀门均处于闭合状态,当供热温度T4超过T0要求范围时,通过PLC闭环控制,自动调节T4的大小,满足用户的需求,具体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3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