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凝血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3446.7 | 申请日: | 201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6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芬;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04 | 分类号: | A61L31/04;A61L31/00;A61L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凝 复合 涂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凝血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凝血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利用一种特定抗凝血复合涂层改性生物医用基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是指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用于与活体组织相接触并能实现某种功能的无生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与生物系统相作用,用以诊疗、修复或替换活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和人类生命及健康密切相关。
当生物医用材料需要和血液接触时,不仅要求生物医用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还要求生物医用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不会产生溶血、凝血、血栓等现象。抗凝血生物医用材料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与人类血液和组织相接触的医用材料上,如血液透析系统、体外循环系统、人工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人工血管、血管支架、外科手术线和医用导管等。
对生物医用材料进行抗凝血改性的方法包括本体改性和表面改性。本体改性是先将生物医用材料进行抗凝改性后,继而加工成型的一种改性方法。本体改性较为复杂,难以实施,成本较高,在加工成型过程中抗凝效果极易受到影响,难以满足临床上的要求。表面改性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手段,在生物医用材料表面形成具有抗凝血效果的涂层。由于改性方法简单易行,应用比较广泛。
鉴于此,本发明采用特定抗凝血复合涂层对生物医用基材进行改性,该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条件温和,为生物医用基材的抗凝血改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该方法改性后的生物医用材料亲水性大大提高,显示出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涂层耐久性测试显示该抗凝血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改性后材料不仅能保持其原来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在凝血项检测中大大延长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表现出优异的抗凝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凝血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偶联剂处理生物医用基材,使生物医用基材表面亲水性大大提高,再用特定抗凝血复合涂层处理生物医用基材,从而获得具有良好抗凝血性能的生物医用材料。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凝血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质量比2:1的聚乙烯醇与聚乙烯吡咯烷酮于水中溶解,加入抗凝剂得到溶液H;将壳聚糖于水中在醋酸溶液中溶解得到溶液C;将溶液H和溶液C混合,加入戊二醛交联10min,加入增塑剂,得到抗凝血复合涂层材料溶液。
b.将经消毒处理的生物医用聚合物基材于偶联剂中浸渍处理30min后室温真空干燥2h。
c.将步骤b得到的生物医用聚合物基材于步骤a得到的抗凝血复合涂层材料溶液中浸渍处理15min后室温真空干燥2h。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的溶剂为水。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的抗凝剂为糖胺聚糖类或水蛭素等抗凝血物质,为肝素钠。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的增塑剂为丙三醇等多元醇或多元酯类增塑剂,为丙三醇。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中的聚乙烯醇为聚乙烯醇1788,浓度为10mg/ml~50mg/ml,优化浓度为20mg/ml。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中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为5mg/ml~25mg/ml,优化浓度为10mg/ml。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中壳聚糖浓度为1mg/ml~10mg/ml,优化浓度为5mg/ml。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中抗凝剂浓度为0.5mg/ml~3mg/ml,优化浓度为1mg/ml。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中戊二醛浓度为0.01mg/ml~0.05mg/ml,优化浓度为0.02mg/ml。
步骤a中的抗凝血复合涂层中增塑剂浓度为1mg/ml~10mg/ml,优化浓度为5mg/ml。
步骤b中的偶联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类的硅烷偶联剂,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肝素钠良好的抗凝血性能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证实。本发明采用偶联剂处理生物医用基材以获得一个亲水性良好的表面,再以特定抗凝血复合涂层处理生物医用基材,从而获得具有良好抗凝血性能的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显示,改性后的生物医用材料亲水性大大提高,显示出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改性后材料不仅能保持其原来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在凝血项检测中大大延长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表现出优异的抗凝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抗凝血复合涂层改性PVC片材的水接触角测试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抗凝血复合涂层改性PVC片材的水接触角测试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3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