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OC空气处理装置及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3110.0 | 申请日: | 2017-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稚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B01D5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oc 空气 处理 装置 用于 生产线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理有机废气污染的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VOC空气处理装置及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VOC物质是指常温下挥发性有机物的总称,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常见的有甲醛、甲苯、二甲苯、丙酮及丁酮等。在石油化工、制药、油漆、涂料、电子制造、表面防腐、制鞋、印刷及交通运输等行业中的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VOC,对空气质量造成极大影响,VOC对人体有刺激作用且对人体内脏有毒害作用,危害人体健康,并且VOC易燃造成安全隐患,VOC因排放量大、种类多、难降解、毒性强、安全隐患大已经成为当今全世界各国对空气处理问题的焦点。
目前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污染的主要技术有:催化燃烧、活性炭吸附、低温等离子、紫外光照射等。催化燃烧技术处理效果比较彻底,但需要有较高的有机废气浓度,通常有机废气的浓度都达不到燃烧的要求,需要用天然气等辅助燃烧,这种方法建设和运行的成本都比较高。活性炭吸附效果也比较理想,但需要定期更换,而且更换下来的活性炭又成为危险废物,需要回收或者再生处理,成本较高,维护不便。低温等离子和紫外光照射对有机废气的去除率不是很理想。因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VOC空气处理装置及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研发一种区别于传统的,去除VOC效果理想,运营成本低的一种VOC空气处理装置及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VOC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回流清气结构以及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箱体顶端设有开口,箱体内容置有微生物营养液,回流清气结构设置在箱体内,回流清气结构包括一隔板以及若干导气板,所述隔板将箱体分成一回流空间与一清气空间,若干导气板交替安装在清气空间内形成上延的折线状的导气通道,导气板的底面涂布有微生物接种涂层,导气板的顶面置有微生物营养组分,进气管道穿入箱体内底部并且连接至导气通道的底端,空气经进气管道导入至导气通道,VOC空气接触导气板底面的涂层通过微生物将空气中的VOC噬除,并且空气带动微生物营养液沿导气通道流动并经过回流空间流回箱体(底部,使得营养液在箱体内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板向留有开口的一端向上倾斜并预设有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清气空间其两侧为隔板与箱体的第二侧壁,导气板分为平行地固接在隔板上的若干第一导气板,与平行地固接在第二侧壁上的若干第二导气板,第一导气板与第二导气板依次交替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导气板的伸出端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一透气间隙;第二导气板位于第一透气间隙上方预设的高度,第二导气板的伸出端与隔板之间形成第二透气间隙。
进一步地,最顶端的导气板设置为与隔板连接的第一导气板。
进一步地,最顶端的导气板的第一透气间隙的间隙宽度大于最底端进气时的第一透气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透气间隙的下方安装一补流管,补流管穿透若干导气板连通至箱体内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接种涂层采用复合碳基纳米床。
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营养液在箱体内的容置高度为回流清气结构高度的2/3位置处。
一种用于生产线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管架、集气罩、VOC空气处理装置、进气泵、排气管以及排气检测装置,所述集气管架包括主体管及连接在主体管上的若干支管,每一个支管的末端安装有集气罩,集气罩对应安装在生产线上具体工位的上方,VOC空气处理装置的进气管与主体管连通,进气泵安装在集气管架上,排气管安装在VOC空气处理装置的排气口位置,排气检测装置安装在排气管的管道内。
所述的微生物接种涂层为一种复合碳基纳米材料。
所述的微生物营养组份为微生物组分,这里是指对不同VOC为具有降解作用的多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组合。
所述的微生物营养液为含有微量矿物质、糖类和用于稳定和加速微生物群落代谢的酶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稚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稚蒙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31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