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咽炎的散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2775.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前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K9/14;A61P11/04;A61P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咽炎 散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咽炎的散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咽炎为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各种微生物感染咽部而产生炎症的统称,可单独存在,也可与鼻炎、扁桃体炎和喉炎并存,或为某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际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明显,咽部充血肿胀等。慢性咽炎又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和萎缩性咽炎,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患者常咯出咽内黏痰,或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咯不出,咽不下。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症状顽固,较难治愈。主要为病毒和细菌感染。多由飞沫或直接接触而传染。人体的咽部为鼻腔和口腔后面的孔道,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个组成部分。咽部富含淋巴组织,它们聚集成团称扁桃体。正由于咽部富含淋巴组织,因此咽部是人体阻挡病原体,尤其是病菌入侵的主要门户之一。但由于咽部结构复杂,易于沉积食物残渣等异物,因此细菌较易在人的咽部停驻、繁殖并引起炎症。
另外,全身抵抗力减弱,如疲劳、受凉、烟酒过度等常是本病的诱因。此病亦可继发于感冒或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以及邻近器官病灶刺激如鼻窦炎、扁桃体炎、鼻咽炎、气管炎等可发展为慢性咽炎。烟酒过度、辛辣食物、烟雾、粉尘及有害气体刺激亦为常见病因。临床上可分为:慢性肥厚性咽炎、链球菌性咽炎、慢性单纯性咽炎、急性咽炎。现代医学认为,鼻炎、咽炎是相伴而生,主要原因是鼻腔、咽是相通的,当鼻炎时鼻腔分泌的含菌粘液会流经咽道,从而引起咽道感染。所以治疗方法上鼻炎、咽炎共同治疗。
中医认为,咽炎多由素体肺肾阴虚,或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留滞不清,伤津耗液,使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上的,从而导致本病的发生。也有认为咽炎为疮疡肿毒。
本病多在脏腑阴阳气血虚损的基础上发生,一般病程较长。临床所见,以阴虚为多,阳虚相对少见,亦有在阴虚或阳虚的基础上兼挟"痰凝"或"瘀血"而表现为虚中挟实者,辩证时须仔细区分。
1.肺肾阴虚
证候:咽部干痛不适,灼热感,异物感,或咽痒干咳,痰少而粘,症状朝轻暮重,可伴有午后潮热、两颧潮红、虚烦失眠、大便干燥、腰膝酸软等症,检查咽部粘膜暗红、干燥,舌质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咽部干痛,灼热感、粘膜暗红、朝轻暮重、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肺肾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故咽干痛或异物感;阴虚则火旺,虚火上扰,则咽喉有灼热感、两颧潮红;虚火炼津成痰,燥痰粘于咽喉,则咽痒干咳、痰少而粘;上午阳气盛,下午阴气盛,阴虚则症状朝轻暮重,午后潮热;阴液不足则大便干燥,虚火扰心则虚烦失眠;肾虚则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2.脾肾阳虚
证候:咽喉微痛,哽哽不适,或干焮不思饮,饮则喜热汤,咽内不红不肿或略带淡白色,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纳谷不香,手足不温,腰酸腿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咽部不适、咽干而不思饮、咽内不红不肿、精神下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等为辨证要点,可见于长期过用苦寒药物的患者。②病机:真阳亏损,阴寒内盛,致阴盛格阳、浮阳上越,则有咽喉微痛不适或咽干等"上热"的假象,因其本质为阴寒内盛,非津液不足,故虽觉咽干而不思饮,饮则喜热汤,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长、手足不温皆阳气不足之象;纳呆、便溏为脾虚;腰酸腿软为肾虚: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为阳虚之征。
3.痰火郁结
证候:咽部异物感、痰粘着感、焮热感,或微痛,易恶心作呕,痰粘稠带黄,口臭,检查咽部色暗红,粘膜肥厚,咽后壁滤泡增多甚至融合成块,咽侧索肥厚,舌质偏红或有瘀斑瘀点,苔黄厚,脉细滑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多在阴虚的基础上发生,缠绵难愈,以咽部种种不适感,易恶心作呕、咽后壁滤泡增多、粘膜肥厚等为辩证要点,即所谓"帘珠喉痹"。②病机:阴虚喉痹长期不愈,虚火久蒸,灼津成痰,加之久病,心情不舒,肝气郁结,气滞痰凝,痰、火、瘀互结,则咽部肥厚、颗粒状滤泡增多,导致种种咽部不适感;痰阻则易恶心作呕;痰火互结则咯痰粘稠带黄、口臭;舌、脉为阴虚、痰火郁结之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前,未经王明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