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D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02605.1 申请日: 2017-07-21
公开(公告)号: CN107286436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4
发明(设计)人: 刘凯;徐志海;孙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23/06 分类号: C08L23/06;C08L67/02;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5/14;C08K5/526;C08K5/134;C08K5/13;B29B9/06;B29C47/92
代理公司: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代理人: 王立民,尚世浩
地址: 230601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hdpe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HD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树脂,它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较好的耐热性,优良的尺寸稳定性等优点。但是它的物理性能一般,在一些家电、汽车的应用领域,对物理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普通HDPE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这就大大限制了HDPE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D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技术普通HDPE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申请创新的利用PBT改性HDPE,并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纳米TiO2来改善HDPE和PBT的相容性,优化现有H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这对于扩展HDPE复合材料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HDPE复合材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

所述纳米TiO2为20-30nm。

所述纳米TiO2是经过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后的纳米TiO2

所述抗氧剂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或1,3,5-三甲基-2,4,6-(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上述任一项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称取80份-100份的HDPE、10份-16份PBT、0.1份-0.3份DCP、0.1份-0.3份纳米TiO2、0.1份-0.5份抗氧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挤出造粒,即得到HDPE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2)具体为:

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料斗中,其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包括顺次排布的六个温度区,一区温度160~180℃,二区温度200~220℃,三区温度200~220℃,四区温度200~220℃,五区温度200~220℃,六区温度200~220℃,机头温度200~220℃,螺杆转速200~28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纳米TiO2的作用有二:①TiO2的加入,在HDPE基体中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从而诱导HDPE结晶,改善HDPE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②TiO2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HDPE和PBT界面间的相容性,使得两者之间的粘结更牢固,有利于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

2、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引发剂可以使HDPE成为自由基离子,同时HDPE的自由基离子会与PBT的发生交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这进一步改善HDPE和PBT界面间的相容性,也有利于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如下:

HDPE(型号1062),美国Nexus Res in;PBT(型号2002U),日本宝理;DCP,上海诺泰化工有限公司;纳米TiO2,芜湖华泰化工;抗氧剂(型号Irganox168、Irganox1010、Irganox1330),瑞士汽巴精化。

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所用的测试仪器如下:

ZSK30型双螺杆挤出机,德国W&P公司;JL-1000型拉力试验机,广州市广才实验仪器公司生产;HTL900-T-5B型注射成型机,海太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XCJ-500型冲击测试机,承德试验机厂生产;QT-1196型拉伸测试仪,东莞市高泰检测仪器有限公司;QD-GJS-B12K型高速搅拌机,北京恒奥德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本申请提供一种HDPE复合材料,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组成:

纳米TiO2为20-30nm。

纳米TiO2是经过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后的纳米TiO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