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舌缓冲机构及其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2367.4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5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0;E05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机构 及其 | ||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舌缓冲机构及其锁具。所述锁舌缓冲机构,包括:壳端部件,舌端部件,阻尼单元,还包括单向离合机构,设置在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之间,在锁入方向上,使所述阻尼单元在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之间的阻尼作用失效。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阻尼器的锁在锁舌锁入和锁出都缓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缓慢锁出快速锁入的锁舌缓冲机构及其锁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舌缓冲机构及其锁具。
背景技术
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离开的物品,人类自古以来一直使用锁来保存物品以致不会被他人窃取。现有的一些锁具的锁舌一般通过弹簧的伸缩作用来完成关门、开门操作。这样的结构中通过释放对锁舌的锁定机构,至少在锁出或锁入的一个运动方向上能够实现自动完成。但由于弹簧的偏压力作用,这样使得锁舌在释放后始终处于加速状态,这样在锁舌移动到运动终点遇到限位部件时,会产生剧烈的碰撞,如开关门时锁舌会碰击到锁壳面板内侧面而发出较大的响声。因此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锁具在应用过程中发出较大的响声而影响到周边的环境进而影响人们的休息,且锁具不能经久耐用。
因此为了解决锁具在开锁和闭锁发出噪音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3899145B公开了一种带阻尼的静音锁体,其主要结构在于:在锁舌与锁体间安装有阻尼器,此阻尼器起到阻尼缓冲作用,使得锁舌在开锁和关锁时缓慢前进直至锁舌到位。从而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在使用时弹簧快速复位锁舌造成其与锁体及其他部件快速撞击发出噪音。此外,该专利文献还公开了所述阻尼器为线性径向阻尼器,锁舌在退回到底盒组件时无阻力,锁舌回复起止位置时受到阻尼力作用缓慢回位,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仅给出了其具有慢出快入的功能,但并未公开如何实现上述快入的技术方案。很显然,中国专利文献CN103899145B公开的是一个并不完整的技术方案,其中阻尼器的功能任何实现在没有达到所述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也就是说,其“慢出快入的功能”仍然是人们长久以来期望实现的愿望。从目前所得到的现有技术来看,安装有阻尼器的锁具,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3175201U、CN203640410U、CN204126384U、CN204386266U、CN204677015U、CN205857942U等,都是在锁入和锁出时都起到减缓速度的作用,由此使得在人工操作时,比如用钥匙开锁时,感到费力。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阻尼器的锁在锁舌锁入和锁出都缓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实现缓慢锁出快速锁入的锁舌缓冲机构及其锁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锁舌缓冲机构,包括:
壳端部件,与锁壳连接或成为一体;
舌端部件,与锁舌构件连接或成为一体,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在所述锁舌构件锁出锁入过程中产生相对运动;
阻尼单元,设置在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之间,具有随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的相对运动而相对运动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至少构成容置空间的部分壁面,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有阻尼油;
还包括
单向离合机构,设置在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之间,在锁入方向上,使所述阻尼单元在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之间的阻尼作用失效。
所述容置空间为筒形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上构成所述容置空间的壁面部分为阻尼面;换向机构将所述壳端部件与所述舌端部件之间在锁出锁入方向的相对直线运动转换为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绕所述筒形结构轴线的相对转动。
所述单向离合机构设置在所述阻尼单元与所述壳端部件或所述舌端部件之间。
所述换向机构设置在所述阻尼单元与所述壳端部件或所述舌端部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能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能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2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