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棒状食品自动入托作业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1712.2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何彬辉;王厚华;汤盛祯;陈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国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46 | 分类号: | B65B35/46;B65B59/00;B65B43/52;B65B57/00;B65B4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翁煌煜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自动 入托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棒状食品自动入托作业线,所述棒状食品包括蛋卷、棒体饼干等等。
背景技术
市场上经常见到棒状造型的食品,现在,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对棒状食品的包装是先将棒状食品装入托盒中,然后对盛放有棒状食品的若干托盒进行打包。之前,将棒状食品装入托盒中的装托工序,是由人工手动装托,因此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的缺憾,也无法满足现代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棒状食品自动入托作业线,可把棒状食品自动整齐并排地落入托盘内,提升入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卫生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棒状食品自动入托作业线,包括分料装置、分盒装置及以横向行进方式送料的送料输送线和与分盒装置输出端相接并以横向行进方式送盒的送盒输送线,所述送料输送线的输出端在送盒输送线的接料处的上方,且所述分料装置设置在送料输送线的输出端与送盒输送线的接料处之间,所述分料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及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的分料轮和设置在分料轮一侧的分料罩,所述分料轮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分料槽。
优选地,所述分料装置通过固定板安装在送盒输送线上。
优选地,所述送料输送线为间隔输送装置。
优选地,所述送盒输送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调节侧板,两个调节侧板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分盒装置包括用于支撑上下层叠套设的托盘组合的托盘架及设置在托盘架底部且夹持托盘的拨片组合和用于驱动拨片组合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拨片组合设有至少一组,各组所述拨片组合由两个拨片组成,各拨片分别由前宽后窄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窄部上方的移载板组成,所述移载板朝向托盘的第一侧面与支撑板朝向托盘的第一侧面在同一平面上且移载板的底面与支撑板宽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差大于或等于托盘的翻边厚度,所述支撑板前端与移载板前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托盘的前后长度,所述移载板的前端具有导入斜面。
优选地,所述托盘架包括支撑杆及至少两个分别水平连接支撑杆的托盘板,各所述托盘板上分别对应设有与托盘形状相匹配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周边竖直设置有保持机构。
优选地,所述分料装置与送料输送线输出端之间还设有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通过连接结构与送盒输送线的机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渡板上设有若干排屑孔。
优选地,所述过渡板的宽度一侧设有挡墙,另一侧连接有可调挡板,所述可调挡板与挡墙之间的间距可调。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竖撑板、可调板和连接板,所述竖撑板设有两个且分别竖向相对安装在送盒输送线的机架两侧;各竖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可调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配合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可调板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底部设有与第二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过渡板呈平面相抵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还设有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挡墙相连接的配合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送料输送线把棒状食品以横向行进方式直接进入分料装置或中间通过过渡板进入分料装置,然后棒状食品在分料装置的分料槽内并随分料轮按一定的角速度旋转再从分料罩低端直接落入下方送盒输送线上以一定速度直线行进的托盘内,通过角速度和线速度的配合使得棒状食品整齐并排地落入相应托盘内,不空包,装填数量合乎规格,大大提高入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卫生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还可根据棒状食品的长度规格适当调整过渡板及调节侧板等部件,保证各棒状食品落入分料槽内后相对位置整齐、棒状食品的首尾端部分别在分料轮的同一径向截面上,实现调整各棒状食品相对分料槽轴向的布料位置(棒状食品的首尾端于分料槽内的位置),由此使得本发明分料装置适用于与多种不同规格的托盘相配合,适用范围广。
而且,本发明的分盒装置简单、装放方便,通过移载板将最底层托盘直接开口朝上地下压分离的同时支撑上层托盘的翻边底部,一物两用,可避免托盘组合在分离出最底层托盘后由于没有支撑而下落翻倒,不需要另外设置夹持或支撑结构来固定余下托盘组合的位置,也不需要设置升降结构,而且本发明对于两层托盘之间间隙的要求不高,即使是间隙各处宽度不同也能够在移载板的运动下使最底层托盘逐渐分离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两套入托作业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入托作业线的分料装置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分料装置与过渡板结合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国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国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1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池双联焊接的焊接盒
- 下一篇:一种电池串联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