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1193.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P29/00;A61P15/00;A61K35/64;A61K35/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499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血亏 产后 风湿 丸剂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中医所说的血虚指血量不足或血质失常或血液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一般认为,引起血虚的病因有脾胃虚弱、饮食不足、失血过多、肾气亏虚、劳作过度等。
产后风湿是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体虚之时,伤及关节、肌肉、皮肤等组织所引起的肌肉关节酸困、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临床表现:本病主要以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不耐劳累为主要表现,但受累关节和肌肉无红肿。
A.手脚关节出现不适,伴或不伴腰部酸痛。
B.全身无力:患产后风湿的产妇经常有劳累感,故不要认为全身无力就是感冒。
C.眼睛不适,怕风、流泪。
D.头痛、头晕:切忌盲目服用止痛药物,以免对产妇和婴儿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以解决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150~280g、桂枝30~100g、当归60~150g、白芷50~160g、白芍100~260g、炙甘草20~100g、大枣100~180g、防风50~120g、细辛10~40g、生姜30~100g、羌活100~280g、蝉蜕30~80g、滴血根100~180g、匙叶草100~160g、薄荷30~80g、心结香3~15g、小红蒜60~160g、独活30~160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180~250g、桂枝38~90g、当归68~130g、白芷58~140g、白芍115~230g、炙甘草30~90g、大枣115~150g、防风60~105g、细辛12~35g、生姜36~90g、羌活115~250g、蝉蜕36~70g、滴血根115~150g、匙叶草115~140g、薄荷35~70g、心结香5~13g、小红蒜68~140g、独活38~140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黄芪230g、桂枝80g、当归115g、白芷120g、白芍200g、炙甘草80g、大枣130g、防风95g、细辛31g、生姜80g、羌活220g、蝉蜕60g、滴血根130g、匙叶草120g、薄荷60g、心结香12g、小红蒜120g、独活120g,淀粉适量。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3.8mm~4.0mm),进而烘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风湿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二次服用,早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g/次,饭后温开水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服药1~3个疗程后,症状逐渐减轻或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黄芪,性味:甘、微温,具有补齐固表、托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等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未经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1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