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的栽培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00281.8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钟宁;蔡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C21/00;C05G3/04;C05G3/00;C05F3/00;C05F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55 | 代理人: | 王正伟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栽培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的栽培基质及栽培方法,属于植物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蔬菜的水培栽培相比传统土壤栽培具有许多优势,例如:水培不受季节和地理的限制,水培比传统土壤栽培需要更少的灌水量和施肥量,水培有助于现代农业的企业化管理。
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基质栽培缓冲能力强,不存在水分、养分与供O2之间的矛盾,且设备较水增和雾培简单,甚至可不需要动力,所以投资少、成本低,生产中普遍采用。
从我国现状出发,基质栽培是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种方式。无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膨胀蛭石等轻质材料做育苗基质固定植株,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营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选用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与基质互相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盘无土育苗。
当前,有机生态型基质培已成为我国蔬菜无土栽培的主要发展方向。适宜用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很多,如草炭、椰子壳、棉籽壳、树皮、锯末、葵花杆、蔗渣。这些基质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供给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有机生态型基质是稳定的,缓冲型较强,具有良好根系生长环境的系统,其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一般不考虑添加。有机生态型基质培确实具有成本低,才做简单、无污染、产品品质好等优点。
基质培具有性能稳定、一次性投资少、效果良好等优点,且成本低,易操作推广,又能变废为宝,故其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我国无土栽培的热点。基质培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我国无土栽培的热点,在果蔬方面,基质的筛选是研制合理基质配方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能否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蔬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废为宝,利用率高的栽培基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蔬菜的栽培基质,所述的栽培基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玉米杆50-70 份,花生麸20-40份,尿素5-20份,糖1-10份,菌剂3-5份。
100kg花生麸的含氮量相当于13.9kg尿素,含磷量相当于 6.5kg过磷酸钙,含钾量相当于3.2kg氯化钾,可为菌剂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玉米杆和花生麸在堆沤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会促进肥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木质素等分解,形成腐殖质,利于作物吸收。尿素的目的就是改变碳氮比,发酵原料的C/N比值,是指原料中有机碳素和氮素含量的比例关系,因为微生物生长对碳氮比有一定要求。如微生物生长时,用于组成细胞物质的C/N值为5∶1,但在合成这些细胞物质时还需要消耗 20份碳素作为能量来源。这样微生物生长的C/N=25∶1。如果原料 C/N值较低,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将多余的氮素分解为氨而放出,使发酵液中构成碱度的物质NH4HCO3增加,可以提高发酵液的缓冲能力。C/N值过高,氮素不足影响微生物生长。糖在发酵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能加快发酵速度并让发酵过程更充分。在本发明栽培基质中还加入适量的菌剂,发酵主要就是堆肥中的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复杂的转化,而菌剂加入加速发酵的速度。菌剂的加入量过多虽然会加速发酵效果,但是会增加成本,如果加入量过少则会影响发酵的速度。另外,本发明经试验研究发现在基质中加入少量糖可以起催化作用,能加快发酵速度并使发酵过程更充分。
在上述蔬菜的栽培基质中,所述的菌剂包括酵母菌、光合细菌、放线菌、枯草芽苞杆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南师范大学,未经闽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02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