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热法制备纳米硫化铅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9190.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0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颖;任琦;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1/21 | 分类号: | C01G21/21;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06321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法制 纳米 硫化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硫化铅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热法制备硫化铅的系统。
背景技术
纳米硫化铅是一种立方岩盐结构半导体材料,具有窄的带隙和大的玻尔激子半径。纳米硫化铅纳米晶具有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其三次非线性光学性能较强,其在近红外通讯、光子开关、热和生物成像、光电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有着潜在地应用。近年来,纳米硫化铅量子点中检测到有效多激子的产生,使其成为最有希望的高效光伏转化材料。
纳米硫化铅的制备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方式是基于水热法对纳米硫化铅进行制备,现有的采用水热法制备纳米硫化铅一般是在实验室或者生产间内进行制备,且手工操作频繁,一旦密封性不佳会导致纳米硫化铅制备失败,现如今仍然没有合适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对纳米硫化铅的制备。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基于水热法制备纳米硫化铅的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热法制备纳米硫化铅的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化制备设备对纳米硫化铅进行制备,从而实现在节省劳动力的前提下提高纳米硫化铅的制备效率和制备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水热法制备纳米硫化铅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反应釜和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上沿其传输方向依次设有加热箱、保温箱、常温箱以及清洗箱,所述反应釜能够在所述传输机构的带动下依次经由所述加热箱、所述保温箱、所述常温箱和所述清洗箱完成纳米硫化铅的制备。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具有腔室,在所述釜体内、所述腔室的底部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能够对所述釜体内的反应物进行搅拌。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釜体上设有进液口,通过所述进液口能够向所述釜体内注入溶剂。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釜体的两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能够插装密封板,通过所述密封板能够对所述腔室实现密封。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加热箱的进口处以及出口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反应釜移动的第一距离传感器。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保温箱的进口处以及出口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反应釜移动的第二距离传感器。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常温箱的进口处以及出口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反应釜移动的第三距离传感器。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清洗箱的进口处以及出口处分别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反应釜移动的第四距离传感器。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箱内、所述保温箱内和所述清洗箱内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
在上述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输机构、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三距离传感器、所述第四距离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热法制备纳米硫化铅的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反应基物先放入反应釜内,在通过进液口向釜体内注入溶剂,再通过搅拌器实现基物与溶剂的均匀混合,再在釜体上进行密封,将上述搅拌好的混合物依次经过加热箱加热、保温箱保温和常温箱常温冷却,最后将结晶好的纳米硫化铅进行冲洗,从而制备得到纳米硫化铅,通过本发明的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纳米硫化铅的制备效率和制备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水热法制备纳米硫化铅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传输机构;3、加热箱;4、保温箱;5、常温箱;6、清洗箱;7、第一距离传感器;8、第二距离传感器;9、第三距离传感器;10、第四距离传感器;11、釜体;12、腔室;13、搅拌器;14、进液口;15、密封板;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91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设一条荧光易见胶条易撕开的快递专用信封
- 下一篇:按摩棒(KB‑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