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约束的河流相储层分步地震相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8758.3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尹成;罗浩然;丁峰;肖湘;代荣获;张栋;张运龙;代炳武;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中质鼎峰勘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质 信息 约束 河流 相储层 分步 地震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约束的河流相储层分步地震相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地质资料评估;建立分析柱状图,对柱状图和工区河道砂体综合分析叠置关系;抽象化地震响应模型;构成地震敏感属性集合;利用概率神经网络识别地震模式;对地震属性做相关预处理操作;地震相预测,得到地震相图。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把地质信息转换为了地震尺度的监督信息加入到了地震相的模式识别当中,使得预测结果更加准确且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利用概率神经网络预测地震相,使得最终的地震相预测结果具有明确的指示意义;网络训练方法大大节约了训练时间。通过分步式的预测方法,在不提前设定分类数的情况下,能在地震尺度范围内对储层地震相进行充分的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预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地质信息约束的河流相储层分步地震相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石油勘探行业有效地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促进了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同时也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然而,随着石油勘探水平的不断提高,寻找新的油气田也愈加困难,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认识水平,用科学的方法来了解和掌握油气存在的未知状况,从现有的地球物理、地质、油藏开发等资料中发掘出更多新的信息来进行油气的预测。
在这一过程中,沉积相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分析沉积微相及其时空演化,建立沉积模式;还可以分析生、储、盖等成藏要素及组合,建立成藏模式;从而进一步探讨油气聚集与沉积微相间的关系,解释已知砂体的展布形态,指导未控制区的砂体预测,为预测含油气区和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由于勘探目的层深埋地下,对地下相的分析中,只有通过岩石资料才能够观察到目的层的沉积相标志,而钻井取心一般都是不连续的,并且一口探井的全井取心率往往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这给沉积相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虽然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测井相分析可以对全井做出连续的沉积相解释,但其对地层叠置模式、沉积体外形等重要信息并没有充分利用,就算完全解释正确,也仅仅是“一孔之见”。若想进一步掌握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就必须有大量的足够密集的钻井资料,而这在勘探阶段恰恰难以满足。因此,就更需要一种仅用少量钻井资料就能够较好地掌握沉积相平面变化特征的新手段、新方法。地震相预测正是为满足上述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地震相是指一定分布范围内的三维地震反射单元,该单元内的地震特征参数(如反射结构、几何外形、振幅、频率、连续性等)与相邻的单元不同,它代表了产生其反射的沉积物的岩性组合、层理和沉积特征。地震相预测是在地震地层单元内部,根据地震特征参数,结合井下和地面的其他资料,按一定程序对地震相单元进行识别和成图,为综合解释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打下必要的基础。作为地震相预测所必需的地震资料是石油勘探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在勘探初期即可获得,且一般能覆盖整个工区,其中含有极为丰富的地层、构造和沉积相信息。我们进行地震相预测就是为了进行区域地层解释,确定沉积体系、岩相特征和解释沉积发育史,最后将地震相转换到沉积相,以此作为研究石油地质生、储、盖组合及其分布规律的依据,从而预测出有利生油区和储集相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中质鼎峰勘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四川中质鼎峰勘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加工稳定的铣床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双卡盘定心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