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8199.6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33/48 | 分类号: | B29C33/48;B29C33/44;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传送 成品 汽车 内饰件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涉及汽车部件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内饰件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制造大量汽车内饰件的订单,这就需要提高成型和出模的效率,但是汽车内饰件大多是不规则形状,无法用市场上的机器进行自动化生产,所以很多步骤现有技术采用人工操作,市场需要一种能够应用于汽车内饰件,能够自动完成出模、拿取、传送的成型模具,现有技术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出模、拿取、传送并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汽车内饰件的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设于上模具、下模具内的成型槽,固定于下模具上的顶杆组件,设置于上模具上并将成品取出模具的拿取组件,固定于拿取组件并将成品送至其他生产线的传送件。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顶杆组件组成有:设置于下模具内的伺服电机,固定于伺服电机上并将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的顶杆。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下模具设置有容纳私服电机和顶杆的下容纳槽,上模具设置有容纳顶杆的上容纳槽。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下容纳槽内设置有隔热层。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隔热层组成有:玻璃纤维本体,设置于玻璃纤维本体内的真空层。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下模具设有连通于下容纳槽的电线通孔。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拿取组件组成有:连接于传送组件的伸缩杆,固定于伸缩杆上的真空吸盘,连接于真空吸盘的真空发生器。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拿取组件组成有:连接于传送组件的伸缩杆,固定于伸缩杆两侧的电子转轴,固定于电子转轴的夹板。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传送件为导轨。
前述的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传送件为链条传送带。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本发明设置有顶杆组件能够在内饰件成型后将上模具顶出,自动完成出模,再通过拿取组件拿取成品,再由传送件将成品传送至其他生产线,全程自动化,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拿取组件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汽车内饰件,能够在传送过程中稳定固定,确保运行稳定,放置顶杆组件的下容纳槽设置有隔热层,避免高温降低顶杆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拿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上模具,101上容纳槽, 2 下模具,201 下容纳槽,3 成型槽,4传送件,5 伺服电机,6 顶杆,7 电线通孔,8 隔热层,9 真空吸盘,10 伸缩杆,11 电子转轴,12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自动传送成品的汽车内饰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设于上模具1、下模具2内的成型槽3,固定于下模具2上的顶杆组件,设置于上模具1上并将成品取出模具的拿取组件,固定于拿取组件并将成品送至其他生产线的传送件4。
顶杆组件组成有:设置于下模具2内的伺服电机5,固定于伺服电机5上并将上模具1与下模具2分离的顶杆6。下模具2设置有容纳私服电机和顶杆6的下容纳槽201,上模具1设置有容纳顶杆6的上容纳槽101。下模具2设有连通于下容纳槽201的电线通孔7。电源向伺服电机5传递能量,伺服电机5驱动顶杆6向上移动,推动上模具1向上移动,实现开模。
因为材料在高温时进成型槽3,高温会降低伺服电机5的使用寿命,所以下容纳槽201内设置有隔热层8;作为一种优选,隔热层8组成有:玻璃纤维本体,设置于玻璃纤维本体内的真空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8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具
- 下一篇:一种LED和激光诱导荧光的复合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