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金团簇的物质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症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97787.8 | 申请日: | 2017-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深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3/242 | 分类号: | A61K33/242;A61K47/54;A61K47/64;A61K47/69;A61P25/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潘桂生;卢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金团簇 物质 制备 预防 治疗 帕金森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含金团簇的物质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含金团簇的物质包括金团簇及其外部包覆的配体Y。本发明的含金团簇的物质在抑制α‑syn聚集的体外实验表现出优异的抑制α‑syn聚集的效果,在MPP+诱导的PD细胞模型实验中对改善细胞存活率表现出优异效果,在MPTP诱导的PD小鼠模型中,对改善并纠正MPTP损伤的模型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提升患病小鼠的运动能力、抑制MPTP诱导的小鼠黑质与纹状体DA能神经元的特异性凋亡等均有显著作用,并且在细胞和动物层面也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可用于制备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药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含金团簇的物质在制备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症药物中的新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症(PD)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一般发病于老年人。全球目前大约有450万患者,其中近一半在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7%。帕金森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如静止性震颤反应、肌强直、运动迟缓、姿态异常等;还会并发多种非运动症状,包括神经心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等。晚期患者残障严重,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目前医学上对P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通常认为可能与遗传、老化、环境、蛋白质纤维化变性、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方面,虽然已有药物获得批准用于轻度和中度的治疗,但这些药物都属于神经递质调节类药物,仅能暂时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停药之后会很快反弹,目前尚无任何药物能终止或逆转其病理进程。因此,开发新型PD治疗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PD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进行性缺失,同时伴随路易小体的产生。路易小体主要由α-突触核蛋白(α-syn)变性聚集而成的中空的放射状淀粉样纤维构成。α-syn处于神经元突触前膜末梢,在体内的自然状态是可溶的非折叠状态,在病理条件下会发生错误折叠,产生β-片层结构,进而聚集纤维化形成路易小体病变结构。研究表明,α-syn的淀粉样变性对该疾病的病理过程发挥关键的作用。因此,抑制α-syn的聚集与纤维化也成为PD预防与治疗药物研发中的思路之一。
另一方面,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其本身并无毒性,但当进入大脑后,其代谢产生的1-甲基-4-苯基吡啶阳离子(MPP+)能破坏黑质中的DA神经元,同时,MPP+还能干扰线粒体代谢中的呼吸链里一种重要物质NADH脱氢酶,进而导致细胞死亡和并引起自由基的积蓄。由此而引发的DA神经元大量死亡严重影响大脑皮质对运动的控制作用,导致PD的类似症状。因此MPTP及MPP+被广泛应用于PD相关动物模型及细胞模型的建立以及PD的药物研发中。
金团簇是一种超微金纳米粒子,金核直径小于3nm。其中仅含有数个至数百个金原子,导致常规金纳米粒子中所具有的金原子的面心立方堆积结构坍塌,能级发生分裂,从而表现出与3nm以上的常规金纳米粒子完全不同的类分子的性质:一方面,由于能级分裂,金团簇不具备常规金纳米粒子所具有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及衍生的光学性质,却表现出与半导体量子点相似的优异荧光发射性质;另一方面,金团簇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在520±20nm处的等离子体共振峰消失,而在560nm以上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的吸收峰,而这类吸收峰在常规金纳米粒子中观察不到,因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520±20nm)的消失和560nm以上新吸收峰的出现是判断金团簇是否制备成功的重要标志(H.F.Qian,M.Z.Zhu,Z.K.Wu,R.C.Jin,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2,45,1470)。金团簇还具有与常规金纳米粒子明显不同的磁学、电学、催化性质和光热效应,因而在单分子光电、分子催化、光热转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金团簇由于优异的荧光发射性质在生物探针及医学成像领域也已获得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深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深见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7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光装置以及投影仪
- 下一篇:使用基于标识的密码学构建自认证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