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转换存储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7470.4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6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琪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C09K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材料层 相变储能材料层 存储装置 覆盖空间 光电转换 上表面 导热连接 保温层 散热层 下表面 制备 太阳能 存储成本 广阔应用 绿色能源 抽真空 低温面 高温面 储能 光伏 密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转换存储装置,它包括:保温层、相变储能材料层、热电材料层和散热层,保温层的下部与热电材料层上表面密封形成覆盖空间,覆盖空间内部抽真空形,覆盖空间内容纳相变储能材料层,相变储能材料层与热电材料层上表面形成良好的导热连接,散热层与热电材料层下表面形成良好的导热连接,热电材料层上表面为高温面,下表面为低温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光电转换存储装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相对于传统光伏技术,可以实现在太阳能间断的情况下连续工作,同时自身可以进行储能,从而有效提升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降低存储成本,在绿色能源技术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和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转换存储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实现其充分利用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光电转换是目前对太阳能进行有效利用的途径之一。通过光伏组件可以将太阳能 转换成电能。但是由于太阳能具有间断性,光伏发电无法持续进行,并且需要额外储电装置对其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加之生产光伏电池所用原材料紧缺,导致整体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转换存储装置及制备方法,实现太阳能间断情况下电能的持续供给,降低成本,充分提升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光电转换存储器装置,它包括:保温层、相变储能材料层、热电材料层和散热层,保温层的下部与热电材料层上表面密封形成覆盖空间,覆盖空间内部抽真空形,覆盖空间内容纳相变储能材料层,相变储能材料层与热电材料层上表面形成良好的导热连接,散热层与热电材料层下表面形成良好的导热连接,热电材料层上表面为高温面,下表面为低温面,太阳光透过保温层照射在相变储能材料层,由相变储能材料层实现对太阳光的捕捉吸收,同时转化成热能并进行存储,最后经过热电材料层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在太阳光间断的情况下,热电材料层也可以利用相变材料内部所存储的热能持续进行电能的输出。
所述保温层使用透明有机玻璃或无机玻璃。
所述热电材料层包括无机材料碲化铋基温差发电片或有机聚合物PEDOT:PSS热电材料基温差发电片。
所述散热层包括材质为铜、钢、铝、铁、合金,散热方式为自然散热、强制风冷、强制水冷的散热片。
所述定形相变储能材料制备方法为:将氧化石墨烯粉末通过超声及机械搅拌手段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获 得浓度为1~30mg/mL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直接对其进行冷冻干燥,获得三维宏观石墨烯材料;采用三维宏观石墨烯为支撑定形和光吸收材料,分子量为10000的聚乙二醇为相变储能材料,通过真空浸渍吸附的方法,在真空烘箱中将三维石墨烯浸入聚乙二醇熔体中,制备复合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石墨烯质量含量为0.5~10%。
所述定形相变储能材料选用质量分数为20%的高密度聚乙烯、1%黑色染料、79%石蜡制备,石蜡作为相变 材料,高密度聚乙烯为支撑定形材料,黑色染料用以提升光吸收度,制备方法为:在160℃下将高密度聚乙烯熔融,然后加入染料和石蜡进行混合,通过复合获得复合定形相变储 能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光电转换存储器装置的制备方法,它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支撑定形材料以及提升吸光度材料与相变材料相复合,制备可以实现光热转化的定形相变储能材料;
2)将定形相变储能材料下表面通过热界面材料贴合在温差发电片的高温面;
3)用透明的有机或无机玻璃作为保温层,将相变材料覆盖,并使覆盖空间形成真空状态;
4)将散热层通过热界面材料与温差发电片的低温面相贴合,即获得所述光热电转换存储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琪,未经周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74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