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轨中心精密对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6947.7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8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何奎元;马长清;陈鼎;王学彦;管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B35/12 | 分类号: | E01B35/12;G01C9/36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43101 | 代理人: | 潘桂英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中心 精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轨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钢轨中心精密对点器。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客运速度的不断提高和货运载重量的不断加大,对当前铁路线路,尤其是既有线路的工务检测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铁路工务部门对铁轨位置检测多数都用全站仪来测量,反射棱镜通常装在对中杆和支架上,对中杆的水平水泡其精度为8’,调整支架的两个支撑壁长短使水平水泡居中,反射棱镜的高度为1.5m,我们可粗略地计算出对中精度的范围:+/- 3.1416*1.5*8/180/60mm=+/-3.5mm;火车来往密度大时全站仪的拆装调整耗时较长,不能满足在铁路上安全及高效率作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轨中心精密对点器。它解决了目前检测铁轨时全站仪的拆装调整耗时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钢轨中心精密对点器,包括支座、磁铁、竖杆、悬臂、棱镜、水准器、角度调节座、定位框;
支座内部设有磁铁腔,磁铁腔在支座外表面形成有开口,支座上表面与铁轨侧面轮廓相适应;
竖杆竖直固接在支座侧壁上,并向支座上方延伸;
磁铁固定安装在支座的磁铁腔中;
悬臂一端与竖杆相对固定,另一端为悬出端;
角度调节座安装在悬臂的悬出端上;
定位框连接在角度调节座上端;
水准器固定连接在定位框上;
棱镜通过转轴活动安装在定位框上并正对水准器。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悬臂的悬出端上设有螺栓孔;定位框下端设有内螺纹孔;角度调节座包括底座、调节球、连接杆及锁定螺钉;底座下端设有内螺纹孔,上端设有容纳调节球的球窝,侧壁上设有连通至球窝的锁定螺钉孔;调节球活动安装在底座的球窝中;锁紧螺钉安装在底座的锁定螺钉孔中,调节锁紧螺钉可将调节球压紧在球窝的球面上;连接杆焊接固定在调节球上,其上端设有外螺纹;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悬臂的悬出端上;定位框通过其下端的内螺纹孔连接在连接杆上端的外螺纹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竖杆上端设有供手电筒插入的手电筒连接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支座放置在铁轨一侧即可通过磁铁的磁力实现自动吸附固定,拆装快速便捷。支座上表面与铁轨侧面轮廓相适应,保证了定位精度。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钢轨中心精密对点器,包括支座1、竖杆2、磁铁、悬臂4、角度调节座、定位框6、水准器7及棱镜8。
支座1内部设有磁铁腔,磁铁腔在支座1外表面形成有开口,支座1上表面与铁轨侧面轮廓相适应。
竖杆2竖直固接在支座1侧壁上,并向支座上方延伸。
磁铁(图中未示出)固定安装在支座1的磁铁腔中。
悬臂4一端(通过销钉)与竖杆2相对固定,另一端为悬出端,悬出端上设有螺栓孔。
角度调节座包括底座51、调节球52、连接杆53及锁定螺钉54。底座51下端设有内螺纹孔,上端设有容纳调节球的球窝,侧壁上设有连通至球窝的锁定螺钉孔。调节球52活动安装在底座的球窝中。锁紧螺钉54安装在底座51的锁定螺钉孔中,调节锁紧螺钉54可将调节球压紧在球窝的球面上。连接杆53焊接固定在调节球52上,其上端设有外螺纹。底座51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在悬臂4的悬出端上,螺栓穿过悬臂4的螺栓孔而旋入底座51下端的内螺纹孔中。
定位框6下端设有内螺纹孔,定位框6通过内螺纹孔连接在角度调节座的连接杆53上端的外螺纹上。
水准器7固定连接在定位框6上。
棱镜8通过转轴(图中未示出)活动安装在定位框6上并正对水准器7,通过转动转轴(图中未示出)调整棱镜8可使水准器7的气泡正对应棱镜中心。
优选,竖杆2上端设有供手电筒插入的手电筒连接段21,可插入L形手电筒,便于作业人员在既有铁路线晚上作业和隧道中作业。
简述本发明的使用:将支座1放置在铁轨10一侧即可实现吸附固定,支座支座1上表面与铁轨10侧面轮廓相适应,可保证定位精准,再通过通过转动转轴调整棱镜8可使水准器7的气泡正对应棱镜中心,即可快速作业,精确提取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6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缝线路施工锁定轨温监测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市立体交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