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6440.1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进;尹利君;戚伟康;胡汉君;宋颖;候嫒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流 强化 传质 污水处理 | ||
1.一种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塔体(1),塔体的上端开口,塔体内部空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导流栅(6)和带孔固定板(9),导流栅、带孔固定板将塔体由上至下分隔为布水布泥区、接触氧化区(21)和污泥污水回流区;导流栅和带孔固定板上均均匀开设有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栅的上方设置有布泥板(5),布泥板的上方设置有布水器(4),布泥板上均匀开设有小孔,布水器的进口与进水管(2)相连接;接触氧化区中设置有若干竖向分布的接触栅(8),接触栅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于导流栅(6)和带孔固定板(9)上;所述污泥污水回流区的中部设置有污泥截留板(10),污泥截留板上均匀开设有小孔,污泥截留板将污泥污水回流区分隔为污泥回流区(19)和污水回流区(20)上下两部分,污泥回流区和污水回流区的上部外围均开设有通气孔(22),通气孔与塔体上端开口之间的空气流动用于实现接触栅上污泥和污水的曝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提升泵(11)和污水提升泵(15),所述污泥提升泵的进口与污泥回流区(19)相通,出口经污泥回流管(13)与布泥板(5)的上部相通,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回流阀(14),污泥提升泵的出口还连接有设置排泥阀(12)的管路;所述污水提升泵的进口与污水回流区(20)相通,出口经污水回流管(17)与布水器(4)的进水口相通,污水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水回流阀(18),污水提升泵的出口还连接有设置出水阀(16)的管路;进水管(2)上设置有进水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泥板(5)上小孔的直径为5mm、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为30mm,以保证污泥的顺利通过;所述布泥板与布水器(4)之间至少间隔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栅(6)上小孔的直径为5mm、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为40mm;导流栅的下表面上固定有若干倾斜的导流棒(7),导流棒的下端固定于接触栅(8)上;导流棒经过导流栅上小孔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栅(8)的内部为直径10mm的不锈钢材质的长条,长条的外围缠绕有丝状碳纤维,所缠绕丝状碳纤维的厚度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固定板(9)上小孔的直径为5mm、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为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截留板(10)上小孔的直径为2mm、相邻小孔之间的距离为20mm,用于截留接触氧化区(21)脱落的污泥形成污泥回流区(19),截留下来的污泥可在污泥提升泵(11)的作用下通过污泥回流管(13)喷射至布泥板(5)上,并在重力作用均匀流入接触氧化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回流区(20)中的污水,可在污水提升泵(15)的作用通过污水回流管(17)回到布水器(4),亦可经过多次回流处理完成的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15)排出或进入到下一工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3)、污泥回流阀(14)、排泥阀(12)、污水回流阀(18)和出水阀(16)均采用电磁阀,通过对进水阀、污泥回流阀、排泥阀、污水回流阀和出水阀的自动控制以实现污水处理塔的自动循环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导流强化溶氧和传质的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区(19)和污水回流区(20)上通气孔(22)的直径为50mm,相邻通气孔之间的距离为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64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处理电镀废水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曝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