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淡水鲑鱼烂鳃病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5782.1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3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燕;刘桓君;王日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化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61K36/904;A61P31/04;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13400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淡水 鲑鱼 烂鳃病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饲料添加剂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淡水鲑鱼烂鳃病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鲑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淡水鲑鱼的市场前景也愈加广阔。然而,在养殖过程中,疾病却成了鲑鱼养殖中的主要障碍之一。烂鳃病是一种传染迅速,病程长,比较常见的鱼病,一经发病便难控制其蔓延,其病原体为嗜纤维黏细菌,细菌体长大小为0.5微米X(4~4.8)微米。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江浙渔民称为“乌头瘟”。病鱼独自在池边或浮于水面慢慢游动,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鳃丝末端腐烂、充血,有时被成块的污物和泥土粘着。严重时鳃丝被浸蚀成柱状,鳃骨外露发白,鳃盖骨内外层同时被腐蚀时远看呈空洞状,南方称为“开天窗”。常与肝脏病、肠炎病等并发,发病率50%左右,死亡率30%-40%。
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生素替代品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渔业生产实践也证明,中草药作为混饲剂或饲料添加剂在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和饲料效率的同时,又能充分保证人体的健康,兼有药性和营养性的双重作用,是传统的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不可比拟的,尤其适用于当前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因此,以中草药替代抗生素的添加剂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用途前景也会更加广泛。但当前中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水平较低,制作工艺简单粗糙,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质量不够稳定,诸如此类问题严重制约着中药饲料添加的推广应用。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3432261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鱼类烂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的重量比是:雷公藤10~30份、五倍子10~20份、地锦草15~30份、苦楝叶5~10份、鱼腥草10~25份、土黄莲5~15份。该药物组合物中地锦草、苦楝叶、鱼腥草具有抗菌、抑菌的功效,这些作为有效成分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治疗烂鳃病。但是该药物组合物施药麻烦,为养殖工作者增加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绿色、环保,能够预防鲑鱼细菌性鳃炎,提高鲑鱼的吸收利用,药物效果明显的防治淡水鲑鱼烂鳃病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用途。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淡水鲑鱼烂鳃病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成分及其重量份为:穿心莲22-26份、紫苏12-17份、大黄13-16份、干辣蓼15-19份、秦艽花5-7份、五味子13-17份、洋葱3-4份、鱼腥草12-16份、百部5-7份、仙鹤草5-8份、苦参2-3份、板蓝根5-9份、白茅根1-2份。上述添加剂成分来源于对人和动物健康有益无害的天然植物,属于可再生资源,是良好的“绿色”药物添加剂,对环境无毒无害,各成分之间配伍合理,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效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组分的功能,对烂鳃病的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杀菌抑菌作用。
一种防治淡水鲑鱼烂鳃病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酵母菌购自河南昊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原料预处理:按配方量取穿心莲、紫苏、大黄、干辣蓼、秦艽花、五味子、洋葱、鱼腥草、百部、仙鹤草、苦参、板蓝根、白茅根,烘干,粉碎过40-60目筛,即得中草药粉料,备用,合适的中草药粉粒径能增加中草药粉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浸提速率,缩短浸提时间,降低能耗,节约加工成本;
浸提:向中草药粉料中以料液比为1:7-9加水,混合均匀,超声波浸提25-35min,离心,上清液浓缩至50-60%,即得中草药浸提液,由于超声波具有独特的机械粉碎作用和空化效应,用于浸提中草药粉时,可以增加物料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提高物料分子浸出速度和有效活性成分提取量,大大缩短浸提时间,减少活性成分的氧化破坏;
发酵液配制:按重量份取中草药浸提液98-99份、葡萄糖2.5-3.5份、磷酸二氢钾0.4-0.6份、硫酸镁0.04-0.05份、活性多肽0.0001-0.0002份,混合搅拌均匀,将pH调至5-6,灭菌,即得发酵液,活性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HSHACKCFCCGAAKCYLCRVLHPGKLCVCNCSK,该活性多肽具有蛋白质和氨基酸不可比拟的生理特性,其吸收机制优于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氨基酸,溶解性好,不需要经过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的步骤,可直接被细菌吸收利用,从而加速了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增加微生物的发酵效率,大大缩短了发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化师范学院,未经通化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