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5647.7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贾宁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天星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2C38/22;C22C38/32;C22C3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王卫婷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韧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所需的钢材可分为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3类。冷模具用于锻造、冲压、切型、压铸等,冷作模具包括冷冲模、拉丝模、拉延模、压印模、搓丝模、滚丝板、冷镦模和冷挤压模等;热作模具分为锤锻、模锻、挤压和压铸几种主要类型,包括热锻模、压力机锻模、冲压模、热挤压模和金属压铸模等;塑料模具包括热塑性塑料模具和热固性塑料模具,塑料模具用钢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热稳定性和耐蚀性等性能。
综上所述,模具高温下钢材的保护是关键。目前,模具大多数采用典型的冷作模具钢,其虽有良好的耐磨性,但其在工作温度下的高温韧性不足,因模具材料的韧性往往和耐磨性、强度等互相矛盾,所以使模具钢材得到高强度和高韧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佳配合,以适应模具的需要,是模具钢材的重要发展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能够满足模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佳配合,提高强度和韧性等,以满足模具的生产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包括: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以及镀覆在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表面的保护膜,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C:0.35-0.4%,W:1.8-2.2%,Mn:0.22-0.27%,B:0.5-0.7%,Cr:3-5%,V:0.8-1.0%,Mo:0.5-0.6%,Si:0.5-0.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所述保护膜为聚氨酯保护膜。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为S和P。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合理优化匹配的热作模具钢作为基底材料,在外表面包覆聚氨酯保护膜,能够满足模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佳配合,提高强度和韧性等,以满足模具的生产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包括: 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以及镀覆在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表面的保护膜,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C:0.35%,W:2.2%,Mn:0.22%,B:0.5%,Cr:5%,V:0.8%,Mo:0.5%,Si: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所述保护膜为聚氨酯保护膜。
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为S和P。
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0.05%。
实施例二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包括: 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以及镀覆在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表面的保护膜,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C:0.4%,W:1.8%,Mn:0.27%,B:0.7%,Cr:3%,V:1.0%,Mo:0.6%,Si:0.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所述保护膜为聚氨酯保护膜。
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为S和P。
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0.05%。
实施例三
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包括: 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以及镀覆在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表面的保护膜,所述热作模具钢基底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下列成分:C:0.38%,W:2.0%,Mn:0.25%,B:0.6%,Cr:4%,V:0.9%,Mo:0.55%,Si:0.6%,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所述保护膜为聚氨酯保护膜。
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为S和P。
所述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0.05%。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模具,通过采用合理优化匹配的热作模具钢作为基底材料,在外表面包覆聚氨酯保护膜,能够满足模具高强度和高韧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佳配合,提高强度和韧性等,以满足模具的生产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天星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天星山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5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穿戴主体的便携式夹扣
- 下一篇:壁灯(5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