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重蒸馏设备的自动进液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2595.8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挺;徐晨;刘文龙;郑磊落;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全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42;C02F1/04;C02F10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张倩楠;胡晶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重 蒸馏 设备 自动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重蒸馏设备的自动进液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设于一次蒸馏设备处用于检测一次蒸馏设备中的液位;第二液位传感器,设于二次蒸馏设备处用于检测二次蒸馏设备中的液位;给水泵,用于将储水设备中的原水送入一次蒸馏设备;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及给水泵相连,并根据一次蒸馏设备中的液位及二次蒸馏设备中的液位情况控制调整所述给水泵的工作状态。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重蒸馏设备的自动进液控制方法,通过对双重蒸馏设备进行液位检测,利用传感器技术,实现根据不同液位自动对给水泵进行不同模式的控制,有效避免了干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馏水制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重蒸馏设备的自动进液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数实验室对实验用水都有所要求,纯水作为化学分析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分析检测之前,首先要制备出合乎分析要求的纯水。纯水的制备是指将原水中的悬浮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非可溶性杂质全部除净的水处理方法。
制备纯水有多种途径,根据不同的应用对象、分析方法和分析质量对纯水的纯净度、离子含量有不同的要求,蒸馏法、亚沸法、离子交换法均可达到这些用水要求,目前实验室通常使用的是离子交换法与蒸馏法。
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原理,是利用氢型和氢氧型的离子交换树脂层中可游离交换的离子与水中同性离子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水中各种离子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全部去除。从实质上看,带有活动性离子的固体树脂与周围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对交换剂本身结构并没有物理性变化,只是一种吸附现象,在制出一定量合格的水之后,树脂吸附饱和,必须通过酸碱对树脂进行再生解吸,才能恢复其交换能力,继续使用树脂。由其方法原理,便可知离子交换法无法祛除水中的有机物。
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质量绝大程度上依赖于所选择的树脂,而且当祛除了水中的某种特定的离子时,很容易交换出另一种离子进入水中,比如钠离子的代入,虽然现在大部分实验室用的树脂兼顾减少水中阳性和阴性离子,但是水中仍会有残留的其他物质。更加无法避免的是,除了离子交换法无法祛除水中的有机物,树脂本身也会增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而在痕量检测中,特别是使用MPT微波等离子体炬检测样品有机物含量时,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显然不能符合实验用水需求。
蒸馏法纯化水主要是根据水与杂质具有不同沸点,利用杂质和水蒸气在不同条件下蒸发而达到水与杂质的分离。通过蒸馏法获得的纯水可以消除原水中大部分的离子、部分有机物,二次蒸馏在一次蒸馏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杂质含量更少的纯水。
石英双重纯水蒸馏器,可以方便的制备出各行业实验室需要的双蒸水(二次蒸馏水)。其主要由两个横式烧瓶蒸馏器组成,蒸馏器内采用电阻加热的方式使水达到沸点。需要处理的水经过第一次加热冷凝,得到一次蒸馏水,一次蒸馏水进入二次横式烧瓶,再次加热冷凝,最终得到二次蒸馏水。自来水作为冷凝水,先进入二次冷凝管的下进水口,经由上出水口流入一次冷凝管的下进水口,再经由一次冷凝管的上出水口流出。这种方式制备出的双蒸水,水在处理的过程中不与任何金属接触,因此制备的水纯度高。
传统的石英双重蒸馏设备使用自来水作为水源,其进液速率的控制通过手动的控制止水夹调整其水流流速来实现,因为手动控制的方式,很容易由于疏忽和反应延迟而造成设备干烧,为实验室安全带来隐患。
其次,若希望使用双重蒸馏设备对已经经过处理的水进行再次纯化时,用现有的装置难以实现进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重蒸馏设备的自动进液控制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装置在对已经经过处理的水进行再次纯化时难以实现进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重蒸馏设备的自动进液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液位传感器,设于一次蒸馏设备处用于检测一次蒸馏设备中的液位;
第二液位传感器,设于二次蒸馏设备处用于检测二次蒸馏设备中的液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全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全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2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