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YB5R1作为儿童I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志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92442.3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锦云;石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G01N33/54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yb5r1 作为 儿童 糖尿病 诊断 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诊断领域,涉及一种儿童I型糖尿病的诊断工具,还涉及血液中CYB5R1基因在制备儿童I型糖尿病诊断工具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I型糖尿病(T1DM)为在遗传基础上由环境因素激发的、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胰腺β细胞受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缺乏或作用不足引起的能量代谢疾病。通常在儿童、少年、青年时期被诊断,发病风险最高的年龄段是10-14岁,青少年以后,发病率下降。儿童I型糖尿病以往多指小于15岁发生的糖尿病,由于WHO(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儿童定义为0-18岁,因此儿童糖尿病应指小于18岁发生的糖尿病。儿童1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儿童1型糖尿病比成人糖尿病重,起病较急,不易早期发现,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可出现明显下降甚至发展为衰竭,早期并发症即可出现,如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能危及生命。I型糖尿病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是遗传、免疫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高通量测序技术(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是指能够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每一次序列测定的读长一般较短的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是对传统测序一次革命性变革,随着2005年罗氏的454测序仪及2006年Solexa测序仪出现后飞速发展,2009年左右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国内兴起。高通量测序类型分为多种,基因芯片、基因深度测序(genome re-sequencing)、转录组深度测序(transcriptome re-sequencing又称RNA-Seq)等。
细胞的功能是从基因的表达开始的,转录组是指某一时间细胞内所有基因转录而来的RNA总称。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获得基因表达的RNA水平有关信息,可以揭示基因表达与一些生命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儿童I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快速的分析手段,也为儿童I型糖尿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崭新思路。深入研究儿童I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有助于了解儿童I型糖尿病的遗传分子机制,为寻找新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芯片筛选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获知CYB5R1基因在儿童I型糖尿病血液中差异表达。本发明首次发现CYB5R1基因在儿童I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可用于开发通过检测CYB5R1基因来诊断儿童I型糖尿病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诊断儿童I型糖尿病的工具,所述产品包括芯片、试剂盒、试纸、或高通量测序平台。
其中,所述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所述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以及固定在固相载体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寡核苷酸探针包括用于检测CYB5R1基因转录水平的针对CYB5R1基因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蛋白质芯片包括固相载体以及固定在固相载体的CYB5R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所述基因芯片可用于检测包括CYB5R1基因在内的多个基因(例如,与儿童I型糖尿病相关的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所述蛋白质芯片可用于检测包括CYB5R1蛋白在内的多个蛋白质(例如与儿童I型糖尿病相关的多个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通过将多个与儿童I型糖尿病的标志物同时检测,可大大提高儿童I型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
其中,所述试剂盒包括基因检测试剂盒和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所述基因检测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CYB5R1基因转录水平的试剂;所述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包括CYB5R1蛋白的特异性抗体。进一步,所述试剂包括使用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检测、原位杂交或芯片方法检测CYB5R1基因表达水平过程中所需的试剂。优选的,所述试剂包括针对CYB5R1基因的引物和/或探针。根据CYB5R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信息容易设计出可以用于检测CYB5R1基因表达水平的引物和探针。
所述高通量测序平台包括检测CYB5R1基因表达水平的试剂。
所述试纸包括试纸载体和固定在试纸载体上的寡核苷酸,所述寡核苷酸能够检测CYB5R1基因的转录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2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身份认证系统
- 下一篇:APT攻击行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