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取代呋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1308.1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3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群;王玉良;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36 | 分类号: | C07D307/36;C07D307/42;C07D30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呋喃 合成 呋喃类化合物 偶联反应 碘代烃 末端炔 丁醇 环化 异构 | ||
1.一种合成取代呋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碘代烃与末端炔丁醇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生成中间产物3-炔1-醇,再在Dess-Martin Periodinane的作用下发生异构环化得到2-取代呋喃类或2,5-二取代呋喃类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R1=烷基,芳基;R2=H,烷基,芳基;其步骤是:
(1)碘代烃I与末端的炔丁醇II在三乙胺中,在二氯二三苯基磷化钯和碘化亚铜的作用下,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生成中间产物3-炔-1-醇III;然后在一定温度下,氮气保护,将原料III和Dess-Martin Periodinane加入到反应瓶中,CH2Cl2为溶剂,反应0.5~6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淬灭反应,乙醚萃取,饱和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快速柱层析,得到产物2-取代呋喃或2,5-二取代呋喃IV;
(2)所述原料配比为:碘代烃I:末端炔丁醇II:二氯二三苯基磷化钯:碘化亚铜:三乙胺=1毫摩尔:1.2毫摩尔:0.02毫摩尔:0.01毫摩尔:0.5毫升~3毫升;
(3)所述原料配比为:3-炔-1-醇III:Dess-Martin Periodinane:二氯甲烷=1毫摩尔:1.5毫摩尔:5~20毫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2-取代呋喃类和2,5-二取代呋喃的方法,其特征为所述的末端炔丁醇II为伯醇、仲醇;生成的3-炔1-醇III为伯醇、仲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13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向推力集成式微推力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末涂料的常温绑定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