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的退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0934.9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5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林;陈同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退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的退磁装置,它包括长方形支架、平面轴承、旋转盘、前后调节底座、升降轴、上下调节滑块、退磁机,平面轴承通过转轴安装在长方形支架的左侧平面的上端,旋转盘套装在平面轴承的上端,前后调节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在长方形支架的右侧平面的上端,升降轴安装在前后调节底座的左端,上下调节滑块套装在升降轴上,退磁机通过肋板与上下调节滑块的左侧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是:体积小,调整方便,移动方便,成本较小,节约能源,适用范围广,可完成所有型号的回转轴承的退磁工作,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件退磁的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的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因回转轴承工件尺寸较大,磨削加工后工件带磁需进行退磁处理,现有市场大型退磁机功率较大,价格较高,采购成本与日常使用能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台式钻床工作升降以及平面旋转的原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承的退磁装置,设计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的退磁装置,它包括长方形支架、平面轴承、旋转盘、前后调节底座、升降轴、上下调节滑块、退磁机,平面轴承通过转轴安装在长方形支架的左侧平面的上端,旋转盘套装在平面轴承的上端,前后调节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在长方形支架的右侧平面的上端,升降轴安装在前后调节底座的左端,上下调节滑块套装在升降轴上,退磁机通过肋板与上下调节滑块的左侧相连。
所述的长方形支架设为阶梯型,长方形支架的左侧下阶梯平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圆形通孔,长方形支架的右侧上阶梯平面设置有八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
所述的前后调节底座设为一长方形平板,长方形平板的右侧两边均设有两个卡槽。
所述的上下调节滑块设为一正方形滑块,正方形滑块的中间开有与升降轴相配合的圆形通孔,正方形滑块的右侧内部开有一长方形通槽,正方形滑块的右侧外部前后两边各设一个长方形固定块,长方形固定块的上下两端均开有螺纹通孔。
所述的退磁机,它包括外框架、内框架、竖直通道、环形通道、前端板、后端板、退磁线圈、通风窗口、隔条槽、隔条、通风间隙、盖板、进风腔、补偿电容,外框架的顶部设有两个圆形通风口,内框架设置在外框架内,内框架将外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成一个竖直通道和一个环形通道,环形通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前端板和后端板,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的环形通道中沿环向绕设有若干层退磁线圈,且前端板和后端板上分别设置有通风窗口和隔条槽,若干层退磁线圈之间设置有隔条,隔条与隔条之间形成通风间隙,环形通道中还设置有盖板,盖板和后端板之间形成进风腔,进风腔与冷却风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说当冷却风机的风进入进风腔,风从后端板的通风窗口进入从通风间隙中通过,然后从前端板的通风窗口流出进入竖直通道,最终通过外框架顶端的两个圆形通风口将退磁线圈产生的热量带走,提高该退磁装置工作的可靠性,进而达到使零件表面剩磁降到最低。
所述的退磁线圈与补偿电容相并联,使退磁线圈在接通电源后,其上流过的感性电流得到补偿,线路上的实际电流减小很多,从而减小了线路的热损失和电压降,因此节约了电能。
所述的退磁线圈用矩形扁导线绕制,具体的绕制方法如下:扁导线先在内框架上绕两层,然后在前端板和后端板的各个隔条槽中插入隔条,再继续绕制,每绕两层扁导线后,就插入一批隔条,直到退磁线圈绕完。
本发明的优点是:体积小,调整方便,移动方便,成本较小,节约能源,适用范围广,可完成所有型号的回转轴承的退磁工作,能很好的满足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退磁机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09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