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90348.4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8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胡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3/16 | 分类号: | G01B13/16;G01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73 | 代理人: | 闫冬;吴航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玻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单元、下部单元、处理单元,玻璃原片放置在所述上部单元与所述下部单元之间;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上部单元和所述下部单元数据连接,所述上部单元和所述下部单元对所述玻璃原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处理进行所述玻璃原片的平整度判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单元包括内凹部和第一感应部,所述下部单元包括外凸部和第二感应部,所述第一感应部设置在所述内凹部上,所述第二感应部设置在所述外凸部上,所述第一感应部和所述第二感应部用于检测压力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单元还包括第一气垫部,所述下部单元还包括第二气垫部,所述第一气垫部与所述内凹部连接,所述第二气垫部与所述外凸部连接,所述第一气垫部和所述第二气垫部用于对所述玻璃原片施加压力。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单元还包括第一缓冲部,所述下部单元还包括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内凹部,所述第二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外凸部,所述第一缓冲部和所述第二缓冲部用于避免所述玻璃原片因碰撞而产生的损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单元还包括抬起装置,所述下部单元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抬起装置与所述内凹部固定连接,所述抬起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内凹部位置;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外凸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外凸部。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玻璃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通过抓取装置将玻璃原片放置在所述下部单元和所述上部单元之间;
S2,所述下部单元作用,所述上部单元检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S3,所述上部单元作用,所述下部单元检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S4,所述处理单元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计算出所述玻璃原片的平整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所述处理单元取一个正方形单元窗口,所述单元窗口尺寸为4a*4a,,所述处理单元对所述单元窗口内压力测量值的压力均值进行统计,并将所述单元窗口以2a的步进对所述上部单元和所述下部单元压力测量值进行处理,直至将所有压力测量值统计完成;所述玻璃原片的平整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相邻压力测量点之间的距离,N为对同一玻璃原片所述上部单元压力测量点的数量,n为同一玻璃原片所述上部单元单元窗口压力均值的数量,F1I为所述上部单元第I个压力测量点的压力测量值,F1i为所述上部单元第i个压力均值,M为对同一玻璃原片所述下部单元压力测量点的数量,m为同一玻璃原片所述下部单元单元窗口压力均值的数量,F2I为所述下部单元第I个压力测量点的压力测量值,F2i为所述下部单元第i个压力均值,为所述上部单元所有压力测量值的平均值,为所述下部单元所有压力测量值的平均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通过所述抓取装置将所述玻璃原片放置在所述外凸部上,通过所述抬起装置,将所述内凹部移动至所述玻璃原片上方一定位置处,使所述玻璃原片处于所述内凹部与所述外凸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所述第二气垫部通过所述外凸部上设置的小孔对所述玻璃原片施加压力,使所述玻璃原片上抬,与所述内凹部紧密接触,通过设置在所述内凹部的所述第一感应部测量各接触位置压力检测点的压力测量值,并将测量的所述压力测量值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璃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所述第二气垫部停止吹气,所述第一气垫部通过所述内凹部上设置的小孔对所述玻璃原片施加压力,使所述玻璃原片与所述外凸部紧密接触,通过设置在所述外凸部的所述第二感应部测量各接触位置压力检测点的压力测量值,并将测量的所述压力测量值传输至所述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903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参考面平面度检验方法
- 下一篇:装载机驱动桥壳跳动自动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