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艾灸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8208.3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4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冯氏养生馆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艾灸 | ||
一种多功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床板、烟雾感应器、控制器、第一艾灸箱、第二艾灸箱与集烟箱,所述床板两侧安装有与床板边沿垂直的滑轨,滑轨上安装有可沿滑轨运动的滑块,第一艾灸箱安装在滑块上,床板的下底面安装有第二艾灸箱,第二艾灸箱外围安装有集烟箱,集烟箱内壁上安装有烟雾感应器。本发明在艾灸箱内安装可以调节艾条高度的电控升降杆和在集烟箱内安装烟雾感应器、控制器与排烟电机,使用者可根据自身耐热能力通过控制盒进行调节艾条与人体接触的距离,提升艾灸效果,同时集烟箱内烟雾感应器通过控制器触发排烟电机,将烟雾通过排烟软管排到室外,实现了自动化排烟的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无烟、便捷、舒适的艾灸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艾灸床。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为了帮助患者进行艾灸,市场上出现了用于艾灸的艾灸床,已有的艾灸床是床板上挖有艾灸孔,在艾灸孔的下面摆放燃烧了的艾条,人趟在床板上,艾火通过床板的孔隙灸到人的身体穴位上面,这样艾灸时的艾烟弥漫到室内,容易引起人的不适,另外,由于每个人体质的不同、耐热能力不同、病情的不同,艾条固定的离患者太近或太远,都会影响艾灸治疗的效果,而艾灸箱中的艾条通常不能移动或移动特别麻烦,使用和治疗效果不理想,再加上现有的艾灸床,人体仰卧时不能对人体侧面进行艾灸,并且艾条随着燃烧时间的增长,所对应艾灸穴位的热力有所减弱,不能达到很好的艾灸效果。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多功能艾灸床,通过在床板下端安装艾灸箱以及集烟箱,床板侧面安装滑轨,并在艾灸箱内安装可以调节艾条高度的电控升降杆和在集烟箱内安装烟雾感应器、控制器与排烟电机,解决了现有艾灸床艾烟扩散严重,人体仰卧不能同时艾灸人体侧面,没有排烟装置,且不能调节艾条高度的问题,具有使用方便,可以同时达到排烟以及调节艾条高度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艾灸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床板、烟雾感应器、控制器、第一艾灸箱、第二艾灸箱与集烟箱,所述床板两侧安装有与床板边沿垂直的滑轨,滑轨上安装有可沿滑轨运动的滑块,第一艾灸箱安装在滑块上,第一艾灸箱的艾灸侧延伸至滑轨外侧,所述床板的下底面安装有第二艾灸箱,第二艾灸箱外围安装有集烟箱,集烟箱内壁上安装有烟雾感应器,烟雾感应器电连接控制器,集烟箱下底面安装有受控制器控制的排烟电机,排烟电机连接通向室外的排烟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艾灸箱包括艾灸盘与滑块槽,艾灸盘安装在第一艾灸箱的侧面,滑块槽设置在第一艾灸箱下底面,所述滑块槽卡接在滑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艾灸箱包括有网格板、固定针与支撑网,所述网格板安装在第二艾灸箱的顶端,支撑网水平安装在第二艾灸箱内,支撑网上端固定有固定针。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床还包括有控制盒与电控升降杆,所述控制盒安装在床板的侧壁上,控制盒通过电连接的方式连接电控升降杆,电控升降杆的上端连接支撑网,下端安装在第二艾灸箱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床还包括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靠近床板内侧的滑轨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床还包括有卡体、卡槽,所述卡体设置在第二艾灸箱的两侧突出位置,卡槽焊接在床板下底面对应艾灸部位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艾灸床还包括有所述卡体可放置在卡槽内,构成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脚与万向轮,所述床板固定安装在支撑脚上,支撑脚下端安装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艾灸箱还包括有透气孔、塞子与排灰口,所述透气孔设置在第二艾灸箱侧壁对应固定针的位置,塞子贴合在透气孔内,排灰口设置在第二艾灸箱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冯氏养生馆,未经利辛县冯氏养生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