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全自动高效打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7722.5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种如;张种斌;张玉平;张玉琴;朱学宁;陈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天驰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6F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2044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全自动 高效 打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孔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高效打孔机。
背景技术
打孔机是汽车配件加工厂等众多行业生产车间中常见的设备,目前,现有的打孔机在打孔时打孔效率低,特别是采用开孔器的打孔机,开孔器孔径内的余料难以自动取出,需要人工操作,大大影响了打孔效率和打孔质量,并且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全自动高效打孔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全自动高效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和工作台,所述机架两端底部通过升降杆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机架上设有打孔装置和清孔装置,所述打孔装置设置在清孔装置下方;所述打孔装置包括转套、支撑座、打孔头、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电机,所述转套通过轴承可转动的支承在支撑座内,且转套内设有柱状通孔,所述打孔头呈圆柱筒状结构,其上段与转套的柱状通孔下段螺纹连接,底部下边缘为刃边,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转套顶部,并与转套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在电机的电机轴上,并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上配合安装有链条;所述清孔装置包括气缸和竖直设置的清孔杆,所述气缸内设有上下移动的活塞,所述清孔杆可滑动的设置在转套的柱状通孔内,且顶部依次穿过从动齿轮和气缸,并与活塞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顶面还设有卡持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卡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工作台顶面左右两侧的卡持块,所述卡持块内侧设有方形槽,且方形槽的前后两端与卡持块的前后两端面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孔下方设有收集箱。
进一步的,所述打孔头中段外套设有环状拿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相互配合的打孔装置和清孔装置,当打孔装置完成打孔工作后,清孔装置可立即自动将打孔头孔径内的余料向下推出,实现了全自动打孔,无需人工手动取出,调高了打孔效率与打孔质量;打孔头是可拆卸更换的,可根据打孔的孔径需要来跟换不同直径的打孔头,方便快捷,降低成本;采用卡持装置,使得原料板在被打孔时保持稳定,从而保证了打孔质量;采用了收集箱,方便对余料回收,有利于余料的回收利用,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全自动高效打孔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机架,2-工作台,3-升降杆,4-打孔装置,41-转套,42-支撑座,43-打孔头,431-环状拿持部,44-从动齿轮,45-主动齿轮,46-电机,47-轴承,48-链条,5-清孔装置,51-气缸,52-清孔杆,53-活塞,6-卡持装置,61-卡持块,62-方形槽,7-收集孔,8-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全自动高效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工作台2,机架1两端底部通过升降杆3设置在工作台2上,机架1上设有打孔装置4和清孔装置5,打孔装置4设置在清孔装置5下方;打孔装置4包括转套41、支撑座42、打孔头43、从动齿轮44、主动齿轮45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电机46,转套41通过轴承47可转动的支承在支撑座42内,且转套41内设有柱状通孔,打孔头43呈圆柱筒状结构,其上段与转套41的柱状通孔下段螺纹连接,底部下边缘为刃边,从动齿轮44套设在转套41顶部,并与转套41固定连接,主动齿轮45套设在电机46的电机轴上,并与电机轴固定连接,从动齿轮44与主动齿轮45上配合安装有链条48;清孔装置5包括气缸51和竖直设置的清孔杆52,气缸51内设有上下移动的活塞53,清孔杆52可滑动的设置在转套41的柱状通孔内,且顶部依次穿过从动齿轮44和气缸51,并与活塞5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2顶面还设有卡持装置6,卡持装置6包括对称设置在工作台2顶面左右两侧的卡持块61,卡持块61内侧设有方形槽62,且方形槽62的前后两端与卡持块61的前后两端面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天驰汽配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天驰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7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