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7062.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3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史仕荧;梁楚楚;吴应湘;李华;钟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33/04 | 分类号: | C10G33/04;C10G33/08;B01D17/02;B01D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并 油水分离系统 油水两相流 转换装置 进药管 油水分离工艺 垂直安装 海洋平台 陆上油田 内部设置 内部相通 依次设置 依次相连 运动部件 出口管 进液管 扩散片 体积小 整流片 转换管 管壁 可用 流体 排出 扩散 配套 维护 | ||
1.一种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
进液管,在管壁上垂直安装有与内部相通的进药管,在进药管下游的内部设置有强化扩散药剂的扩散片;
转换管,用于实现油聚并,内部依次设置有倾斜的整流片和水平的聚并片;
出口管,用于将聚并处理后的流体排出至后续油水分离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片包括两个半椭圆形状且十字交叉设置的直板,在直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的直径小于出口管的直径,所述出口管的直径小于转换管的直径,所述进液管的直径、出口管的直径和转换管的直径的比例为1: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液管在所述转换管进口处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转换管轴心线的下部,所述出口管在所述转换管出口处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转换管轴心线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药管的直径为所述进液管的直径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片有多片且在所述转换管的直径范围内相互间隔地倾斜均匀设置,所述整流片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并片有多片且相互间隔水平设置,每片所述聚并片分别与一所述整流片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片和所述聚并片的长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片与所述转换管进口的距离和所述聚并片与所述转换管出口的距离相等,且分别为所述转换管长度的1/1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水两相流型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片与所述聚并片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转换管长度的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7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