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侧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6972.7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7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徐镇浩;张洙根;玄英愍;李丙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岱摩斯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N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安全气囊 车辆 座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侧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其包括内部容纳有安全气囊垫的安全气囊模块;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到其上的座椅靠背框架;以及座椅靠背垫,其设有在座椅靠背垫的相对两侧向前突出的长枕垫,通过将长枕垫的外侧长枕垫联接到座椅靠背框架,在外侧长枕垫中形成容纳空间,从而使得安全气囊模块容纳在其中,其中座椅靠背垫包括本体部分和引导部分,引导部分形成在外侧长枕垫的内表面的内侧部分从而引导安全气囊垫的展开,本体部分和引导部分由彼此具有不同刚性的材料制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一种具有侧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具有侧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其中在设置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中的侧安全气囊展开期间,安全气囊垫的展开方向得到引导和支撑。
背景技术
通常,应用到车辆上的安全气囊是一种用于在万一发生诸如撞击的冲击的情况下保护乘员的安全装置,并且车辆设有各种种类的安全气囊装置。特别地,设置侧安全气囊来保护驾驶员座椅的乘员和乘客座椅的乘员免受发生在车辆侧面的冲击。
侧安全气囊安装在驾驶员座椅的座椅靠背和前面乘客座椅的座椅靠背上,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在座椅的乘员侧的方向展开,以使乘员相对于侧面冲击得到缓冲。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使乘员相对于侧面冲击得到缓冲,当侧安全气囊展开时,安全气囊垫以正确的位置和姿态展开是重要的。
图1为示出了具有侧安全气囊的传统车辆座椅的侧视图;图2为沿着图1中A-A线的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侧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20配置为使得座椅靠背垫301形成有狭缝301a,从而在通过操作其中容纳有安全气囊垫的气囊模块101展开侧安全气囊时,引导安全气囊垫的展开方向,并且用于将安全气囊垫引导到狭缝方向的侧安全气囊引导件401被锁定到座椅靠背框架201。
此处,安全气囊引导件401通过注射具有比座椅靠背垫301的刚性更高刚性的钢或塑料材料来模制成型,安全气囊引导件401通过诸如螺栓的锁定装置锁定到座椅靠背框架201上。
因此,当侧安全气囊展开时发生的强烈冲击得到支撑,并且通过引导安全气囊垫的展开方向使侧安全气囊稳定地展开。
然而,安全气囊引导件401的问题在于,由于它是单独地注射模制成型,并且需要将它锁定到座椅靠背框架201上的装配过程,这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增加了装配车辆座椅20的装配时间,故此降低了生产率。
此外,安全气囊引导件401由诸如钢或塑料的较重的材料制成,这增加了车辆座椅20的负载,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性能和燃料效率。
以上仅意在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并不旨在本发明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因此,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侧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其中,由于简单的结构而可以减少座椅的装配时间,并且可以减轻车辆座椅的重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侧安全气囊的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内部容纳有安全气囊垫的安全气囊模块;安全气囊模块安装到其上的座椅靠背框架;以及座椅靠背垫,其设有在座椅靠背垫的相对两侧向前突出的长枕垫,通过将长枕垫的外侧长枕垫联接到座椅靠背框架,在外侧长枕垫中形成容纳空间,从而使得安全气囊模块容纳在其中,其中座椅靠背垫包括:本体部分和引导部分,引导部分形成在外侧长枕垫的内表面的内侧部分从而引导安全气囊垫的展开,本体部分和引导部分由彼此具有不同刚性的材料制成。
座椅靠背垫的本体部分和引导部分中的每一个都可以采用选自由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酚醛树脂、聚氯乙烯、尿素树脂、硅酮、聚酰亚胺、三聚氰胺树脂及其组合所组成的组中的一种制成,其中引导部分可以由刚性比本体部分的刚性高的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岱摩斯,未经现代岱摩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