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菇蟹味酱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86961.9 申请日: 2017-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7173789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发明(设计)人: 贺菊萍;陆涛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工程学院
主分类号: A23L27/60 分类号: A23L27/60;A23L31/00;A23L17/40;A23L11/00;A23L33/00
代理公司: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代理人: 张婷婷
地址: 221018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香菇 蟹味酱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菇蟹味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方蟹科。海水中繁殖,淡水里生长,喜掘穴而居,常匿居于江河、湖池的岸边,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河蟹口感极其鲜美,深受社会大众喜爱,中国人民吃螃蟹有久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天子时代。直到今天,金秋时节,持蟹斗酒,赏菊吟诗还是人们一大享受。可见蟹是公认的食中珍味,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它不但味奇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对滋补身体很有益处。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研究发现,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但是由于其加工不便性,使得其使用较不方便,因此,将其工业化制备成现成的加工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菇蟹味酱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一种兼具浓郁独特香味及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的蟹味酱。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香菇蟹味酱,主料组分组成以重量份计为:蟹15~30份、香菇15~30份、豆豉20~30份、辣椒3~7份,所述香菇为干香菇,所述蟹为风干蟹黄蟹肉蟹膏;辅料组分组成的重量份计包括:花生10~15份、豆瓣酱10~20份、姜3~6份、白糖3~6份、味精3~5份、花椒0.5~2份及食用油50~70份。

进一步的,主料组分组成以重量份计为:蟹20份、香菇20份、豆豉25份、辣椒5份,辅料组分组成的重量份计包括:花生15份、豆瓣酱15份、姜5份、白糖5份、味精4份、花椒1份及食用油60份。

进一步的,所述蟹为风干蟹黄蟹肉蟹膏,原料螃蟹取蟹肉蟹黄蟹膏的比例为35%,其中蟹黄/蟹膏占5%,蟹肉占30%。

进一步的,所述风干蟹黄蟹肉蟹膏的制备方法为:将新鲜蟹黄蟹肉蟹膏铺平放置在烘箱托盘内,将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设置在60℃,时间设置为十小时,每半小时检查烘箱的温度和蟹黄蟹肉的烘干状态,蟹黄蟹肉蟹膏烘干后将其用保鲜袋密封好,冷藏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辅料还包括占主料百分比重的柠檬酸亚锡二钠0.01-0.03%、魔芋胶0.01-0.03%。柠檬酸亚锡二钠具有护色抗氧化作用,防止产品氧化变色;魔芋胶作为增稠剂和稳定剂,同时又因富含植物纤维素,有助消化吸收。

一种制备上述的香菇蟹味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2)配料:把除食用油以外的其他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炒制:先加入食用油,再加入混合均匀后的主料和其他辅料入恒温油锅炒制;

4)装罐灭菌得到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原料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1-1)香菇的预处理:干香菇置于水中浸泡三小时,再将泡制好的香菇放入沸水中,烫熟即可,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切成黄豆大小,即称即用;

1-2)花生的预处理:花生粗切成黄豆大小的小颗粒,在温油中加入切好的花生,花生炸至泛黄即可捞出冷却备用;

1-3)花生入油锅里炸熟备用;

1-4)生姜切成碎末备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配料的具体方法为:分3批次混合,每批次混合总量的比例为2:5:3;每批次均为先混合主料,后添加相应比例的辅料,再进行下一批次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炒制的具体方法为:食用油一次性加入,主料和其他辅料分3批次加入,每批次加入总量的比例为2:5:3。

为了避免一次性加入的混合量太大,会降低混合均匀度的质量,因此分为3批次混合,使得每次的量减少,混合更均匀;而第一批次、第三批次、第二批次依次增加比例的做法,是为了在第一批次重量较少时,更加能充分混合均匀,尤其是对于辅料如添加剂,使用量较少且其溶解性相对较弱,量少、逐次的添加方法使得其混合搅拌的时间及力度都得以加强,更有助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总量的一半的量,进行第二批次的混合,有了第一批次稳定的浓度和混合均匀度作为基础保证,第二批次的混合就可进行大批量的操作;最后再进行第三批次的作业,作为对第二批次的补充和进一步校正完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9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