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级间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6838.7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9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雷郎成;苏晨;刘凡;曾涛;刘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H7/20 | 分类号: | H02H7/20;H02H3/20;H02H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欠压保护电路 基准电压 流水线模数转换器 保护节点 反馈结果 高速数据转换器 电阻分压网络 过压保护电路 正常工作过程 高速流水线 模数转化器 电源电压 过压保护 模数转换 偏置电路 欠压保护 特征频率 稳定节点 低耐压 可复用 耐高压 外接 流水线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级间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分压网络,用于产生基准电压;欠压保护电路,用于根据保护节点的电压与基准电压对比的反馈结果,进行欠压保护;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根据保护节点的电压与基准电压对比的反馈结果,进行过压保护;本发明可以在电源电压比较高时,使采用耐高压器件避免了电路正常工作过程中的失效,实现了高速流水线模数转换功能,当流水线模数转化器级间电压过高或过低时,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均能有效的稳定节点电压,同时保护低耐压、特征频率高的器件,确保了高速数据转换器的工作,本发明中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具有结构简单,无需外接偏置电路,面积小,可复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级间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模数转换器即A/D转换器,或简称ADC,模数转换器的种类很多,其中流水线结构模数转换器相对于其他结构ADC来说,最大优势在于它在精度、速度、功耗等方面的很好平衡,其精度较高,转换速度较快,功耗较低且芯片面积较小,因此在无线通信、数字视频等高速高精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在流水线模数转换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转换器速度,通常采用特征尺寸小、特征频率高的器件,但是,在常规工艺设计库当中,这类器件耐压差,所以在高电源电压下,此类器件工作过程中容易失效。如果仅仅采用耐高压的器件,又难以满足对速度的要求,因为耐高压的器件具有特征尺寸大和特征频率低的特点,所以在电路设计中往往同时使用这两类器件,从而实现高压高速的数据转换器。但是,当同时使用时,耐压能力较差的器件容易受到影响,无法确保高速数据转换,因此,为了保护耐压能力较差的器件,需要过压欠压保护电路,防止器件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级间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级间的过压欠压保护电路,包括:
电阻分压网络,用于产生基准电压;
欠压保护电路,用于根据保护节点的电压与基准电压对比的反馈结果,进行欠压保护;
过压保护电路,用于根据保护节点的电压与基准电压对比的反馈结果,进行过压保护。
进一步,所述电阻分压网络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欠压保护电路和过压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欠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NMOS管、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和第三电阻,
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二PMOS管的栅极和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连接,第二P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一NMOS管的源极和保护节点连接,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电阻分压网络连接。
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二NMOS管、第三NMOS管、第三PMOS管和第四电阻,第二NMOS管的栅极分别与第三NMOS管的栅极和第三PMOS管的漏极相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三NMOS管的栅极和第三PMOS管的漏极相连接,第二NMOS管的源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第三NMOS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三PMOS的源极和保护节点连接,第三PMOS管的栅极与电阻分压网络连接。
过压保护电路,所述保护接点设置于流水线两级之间。
过压保护电路,当保护节点电压低于基准电压阈值时,欠压保护电路工作;当保护节点电压高于基准电压阈值时,过压保护电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内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辐射面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