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6766.6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8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特伦斯·F·李托;郑志丕;萧学隆;司明伦;陈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连接器 | ||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组、金属内壳610及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对接舌板、后基部,以及位于端子模组内的若干端子;所述金属内壳包围所述对接舌板而形成对接腔,所述对接舌板的根部设有加厚部;所述金属外壳包覆在所述金属内壳外且具有电路板安装脚。所述金属内壳为前后贯通的无对接缝结构,所述金属内壳由金属板抽引而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无缝金属内壳结构,可以有效加强插座连接器的强度。
本申请为本公司于2015年04月07日申请的第201510159370.4号,名称为「插座连接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0095702A1号公开了一种双向插接的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具有插接头,该插接头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若干导电端子设置在上、下表面。裸露于上、下表面的导电端子彼此对称地间隔开,连接头的形状大致呈180度对称,使得其可以正反方向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
但是插座连接器或者电子设备内侧需要设置切换电路,以侦测出插头连接器是正向插入,还是反向插入,从而启动相应的后续程序。在连接器的端子越多时,切换电路越复杂,如此,不符合趋势。同时,插头连接器为外露型插头,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存在插接破坏的可能性。
我司积极开发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插座连接器,同时该两个连接器可以传输高频信号。在持续的开发过程中,由于该连接器组合具有较多端子、接地片及遮蔽板,零部件较多,同时尺寸较小,组装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有较好的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组、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对接舌板、后基部,以及位于端子模组内的若干端子;所述金属内壳包围所述对接舌板而形成对接腔,所述对接舌板的根部设有加厚部;所述金属外壳包覆在所述金属内壳外且具有电路板安装脚;所述金属内壳为前后贯通的无对接缝结构,所述金属内壳由金属板抽引而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无缝金属内壳结构,可以有效加强插座连接器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的端子模组的主体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2端子模组的主体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端子埋设在绝缘体内。
图5为图4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图,其中遮蔽板组装在下模组上。
图6为图5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图,其中上模组组装在遮蔽板上。
图7为图6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图,其中接地片组装在上、下模组。
图8为图7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9为端子模组的立体部,其中填充部注塑在主体部上。
图10为类似图9端子模组的另一种实施样态,其中遮蔽板凸出对接舌板侧边。
图11为图7前半部分被切除的立体图,其中填充部还未被注塑。
图12为图9前半部分被切除的立体图,其中填充部已经被注塑。
图13为图1沿虚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沿虚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6为图15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件式后壳的电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