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寒区水稻叶龄诊断调控施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85854.4 | 申请日: | 201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6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隋文志;隋新;贺佳贝;怀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曹少华 |
| 地址: | 15003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方 水稻 诊断 调控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北方寒区水稻叶龄诊断调控施肥方法,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肥料分成不同生长期的肥,包括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按照水稻叶龄生长发育进程进行调控施肥,包括水稻插秧时、水稻插秧5~7天、水稻倒4叶期、水稻倒2叶前半叶期施肥。本发明通过水稻不同叶龄期水稻生理对养分的需求进行调控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施化肥10%,水稻增产5.72%,经济效益值增加1200元/公顷,同时,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北方寒区水稻叶龄诊断调控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与其它作物相比,稻米中所含营养组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最适于人体的需要。近30年来,我国北方寒区水稻种植面积迅猛扩大,北方引进水稻后,由于北方生育期短,直接播种水稻产量低、品质差,所以北方水稻采用两段式栽培,第一段为大棚育秧期,当秧苗经过35~40天的生长,为三叶一心期时,进行本田插秧,进入第二阶段栽培。水稻插秧后,由于地温低,水稻返青慢,影响水稻秧苗返青和生长,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营养元素,尤其对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大,单纯依靠土壤供给,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目前水稻施肥技术,不能根据水稻植株生长的长势进行施肥,而是不论水稻植株长势如何,到了时期就进行施肥,从而造成水稻植株不同生育期中,某一时期施肥量过高,造成水稻植株徒长,贪青晚熟;或某一时期施肥量少,影响水稻分蘖数、穗数或粒重,最终使水稻减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北方寒区水稻叶龄诊断调控施肥方法,解决水稻栽培中由于盲目施用化肥造成的肥料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北方寒区水稻叶龄诊断调控施肥方法,以水稻叶龄模式理论为基础,根据北方寒区的气侯特点和水稻需肥规律,按照水稻叶龄生长发育进程进行调控施肥。
具体的,包括以下过程:
肥料包括氮肥、磷肥、钾肥,肥料纯养分总量(N+P2O5+K2O)为240~260公斤/公顷,N:P2O5:K2O=3:1:1.2;
肥料分成不同生长期的肥,包括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各生长期的肥按照以下比例分配:
氮肥,分别作为基肥、分蘖肥、调节肥、穗肥,并且按照质量比例4:3:1:2分配;
磷肥,全部做基肥;
钾肥,分别作为基肥、穗肥,并且按照质量比例1:1分配;
水稻插秧时即水稻3叶1心期,将氮肥、磷肥、钾肥中所述的基肥全部施入土壤;
水稻插秧5~7天即水稻4叶龄期,水稻秧苗长出新根时追施肥氮中所述的分蘖肥;
水稻倒4叶期,根据水稻功能叶片的长势和叶色,追施氮肥中所述的调节肥,施加在水稻长势弱区域,使水稻植株长势一致;
水稻倒2叶前半叶期,追施氮肥、钾肥中所述的穗肥。
基肥对水稻秧苗的作用是保证苗成活;
分蘖肥,主要是促进水稻快速分蘖,增加水稻穗数;
调节肥,田间哪儿的水稻长势弱就往哪儿施肥,使水稻植株长势一致;
穗肥,主要作用是使每穗颖花数与颖壳容积达到预期要求,形成理想株型与强健的根系,使抽穗时群体叶面积指数适宜,增加抽穗前光合产物贮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未经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58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装置及其运转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码印花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