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以及用于制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5546.1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D.绍尔泰格;S.波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2 | 分类号: | H01M50/202;H01M50/105;H01M50/211;H01M50/509;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胡莉莉;杜荔南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电池 模块 以及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电池、电池组模块以及用于制造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池,所述电池组电池具有用于电化学活性材料的薄膜外壳,其中所述薄膜外壳基本上以棱柱形形状存在,使得两个彼此对置的主表面能被分配给所述薄膜外壳;而且所述电池组电池具有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与所述电化学活性材料电接触并且用于所述电池组电池的接线。在此规定:至少一个集流体具有一个扁平元件,所述扁平元件基本上覆盖所述薄膜外壳的主表面,而且具有用于连接到冷却装置上的连接区或者配备有冷却通道。此外,还提出了具有这样构造的电池组电池的电池组模块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电池组电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用于电化学活性材料的薄膜外壳(Folienhuelle)的电池组电池。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电池组电池的电池组模块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电池组电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如下电池组电池,所述电池组电池具有由软材料制成的用于电化学活性材料的薄膜外壳,所述电池组电池也被称作软包电池。软包电池通常具有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与在外壳内部的电化学活性材料电接触并且作为凸起部(Faehnchen)从电池中引出。这些也称作接线端子的凸起部用于将该电池组电池与其它电池组电池接线成并联或串联电路。
从 US 2011/0274956 A1例如公知一种被构造为软包电池的电池组电池,其中集流体不仅仅从电池中伸出,而且经过电池的主表面弯曲过来。
从KR 2014-0039350公知另一软包电池,其中接线端子连接到冷却装置上。
在开发新电池组电池时的重要特性是以瓦时每升为单位的容积能量密度以及每千瓦时的价格。在所述方面的情况下需要开发新的电池设计,所述电池设计最优地利用了在电池之内的实际上所使用的电化学容积、在此节省构件并且降低制造花费而且借此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在电池组系统中理想地利用所给定的容积并且能够实现具有微小的工作容积以及成本花费的并联或串联电路。
所提出的是:按照本发明的电池组电池的薄膜外壳基本上以棱柱形形状存在,使得两个彼此对置的主表面能被分配给所述薄膜外壳;而且所述电池组电池具有集流体,所述集流体与电化学活性材料电接触并且用于所述电池组电池的接线,其中至少一个集流体具有一个扁平元件,所述扁平元件基本上覆盖薄膜外壳的主表面,其中所述扁平元件具有用于连接到冷却装置上的连接区或者配备有冷却通道。
电池组电池不仅可以是一次电池组电池而且可以是二次电池组电池,所述二次电池组电池被设立为存储电能并且将化学反应能转化成电能并且相反地将电能转化成化学反应能。二次电池组电池也被称作蓄电池组电池。尤其是,所述电池组电池可以是所谓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特点通常在于特别高的能量密度、热稳定性以及微小的自放电。所介绍的电池组电池的应用目标尤其可以是在机动车(如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中。
电化学活性材料处在薄膜外壳之内并且被分配给两个电极、即也被称作阴极的正极和也被称作阳极的负极。阴极和阳极分别包括一个集流体,电化学活性材料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上。在放电过程的电化学反应的情况下,电子在外部电流回路中从阳极流到阴极。在电池组电池之内,锂离子从阳极流到阴极。而在充电过程的情况下,锂离子从阴极流到阳极。
阴极的活性材料例如可以是金属氧化物。阳极的活性材料例如可以是石墨或者硅。
电池组电池的电极例如可以薄膜状地来构造,而且在隔膜的中间层的情况下被液态电解质包围。所述电解质对于锂离子来说是能传导的并且使得在所述两个电极之间运输锂离子成为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5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