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穿孔的集电器的电极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5422.3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宋祈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8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穆德骏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穿孔 电器 电极 包含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电极,所述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包含:
具有多个穿孔的一对负极集电器;和
设置在所述一对负极集电器之间的锂金属层,
其中所述锂金属层与所述一对负极集电器都直接接触,
其中由所述负极集电器的穿孔造成的开口率为50%~80%,
所述开口率是指开口区域相对于所述负极集电器的总面积100%的面积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还包含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负极集电器上并具有与所述穿孔连通的多个穿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穿孔具有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负极集电器的穿孔为具有0.1mm~1.0mm的直径的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负极集电器的穿孔是内侧表面的最长距离为0.1mm~1.0mm的多边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负极集电器的穿孔之间的间距为0.1mm~1.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负极集电器选自如下物质:铜、铝、不锈钢、锌、钛、银、钯、镍、铁、铬、它们的合金及它们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负极集电器的厚度为3μm~500μ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绝缘层为选自如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苯乙烯-丁二烯系橡胶、羧甲基纤维素、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聚丁二烯、丁基橡胶、氟橡胶、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环氧氯丙烷、聚磷腈、聚丙烯腈、聚苯乙烯、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啶、氯磺化聚乙烯、胶乳、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基醇、羟丙基纤维素及它们的组合。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01μm~50μ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锂金属层包含含锂金属化合物,所述含锂金属化合物包含:Li;和选自S、P、O、Cl、Se、F、Br、I及它们的组合中的元素。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所述锂金属层还包含选自如下中的元素:Ni、Co、Cu、Zn、Ga、Ge、Si、Al、Fe、V、Mn、Ti、Mo、Cr、Nb、Pt及它们的组合。
13.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包含:
负极;
正极;
设置在其间的隔膜;和
电解质,
其中所述负极是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54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金属箔表面处理的高压放电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