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香果果皮中的多酚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5096.6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2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敏;王伟;魏继文;刘清雷;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8;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马文峰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香果 果皮 中的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百香果果皮中的多酚的提取方法,首先将百香果果皮冷冻干燥、粉碎;然后以30%‑80%乙醇为溶液,并在超声功率为200‑400W,温度在30‑70℃的条件下进行超声波‑乙醇协同提取5‑35min,然后用0.45µm‑0.80µm的尼龙过滤器过滤,浓缩;用粒径0.30‑1.25mm的大孔树脂对浓缩液进行分离纯化,真空冷冻干燥得百香果果皮中的多酚粉末。该提取方法通过超声‑乙醇协同提取、大孔树脂分离提纯和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的结合、确保了多酚的提取率及纯度。最终所得的百香果果皮中的多酚的提取率可达到33.95‑50.35%。本发明为百香果果皮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果皮中的多酚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多酚为植物体内的复杂酚类次生代谢物,具有多元酚结构,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在植物中的含量仅次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多酚物质中的类黄酮是抗氧化剂。医学研究发现多酚类物质在人类疾病治疗和健康防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与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抗菌等多种生理功能,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健康卫士”。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外从多个领域、多种角度对植物多酚开展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目前茶多酚、石榴多酚、葡萄多酚的提取技术已经很成熟,且提取的多酚已被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领域。
百香果(passion fruit),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又名鸡蛋果、热情果,是一种热带水果,果肉橙色,种子可食用;主要有紫果和黄果两大类。百香果因具有超过165种芳香物质和10多种水果的浓郁香味而闻名,享有“饮料之王”和“饮料香精”的美誉。研究发现百香果各个部位都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其中果胶、多糖、黄酮类物质、维生素类含量最为丰富,同时还含有10多种的矿物质等活性成分,蕴藏着巨大的开发价值。果汁可加工制成纯天然优质饮料、果露、果酱、果冻、蜜饯,不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滋补健身,帮助消化,市场供不应求。种籽含油量达25%,油质可与葵花油媲美,适于作食用油;果皮提取的果胶是食品加工的良好稳定剂和增稠剂;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降脂降压等疗效;提取的香精是点心和酒类的良好添加剂。到目前为止,百香果是发现含有多酚物质最多的可食性植物。文献报道百香果果实中90%以上的多酚存在于皮和核中,而百香果果皮作为百香果的副产物,占总质量的40%-55%,其中多酚含量占果皮的质量百分比为0.28-0.55%,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对于百香果中果皮多酚的提取工艺的研究还是空缺。
近年来,百香果在营养学、药理学领域内的研究已获得很多科研成果,而在提取工艺优化方面的研究主要为果胶、籽油的提取,对百香果多酚类物质的提取的方法和工艺研究很少,而对百香果果皮多酚的提取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因此很有必要研制出新的技术从废弃的百香果果皮中提取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加强百香果果皮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高附加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百香果果皮中多酚的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能加强百香果果皮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高附加值。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百香果果皮中的多酚的提取方法,即以超声波-乙醇协助提取得到百香果果皮多酚粗产物,然后通过大孔树脂分离,干燥后得百香果果皮中的多酚。
最终确定分离纯化的最佳条件为:选择DM-301大孔树脂,吸附率为78.89%,解吸率为98.95%;浓度为90%v/v的乙醇为解吸剂洗脱。
其提取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
将百香果果皮洗净、晾干,再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处理,接着将百香果果皮粉碎至粒度为60-200目的细粉,优选为60目,得百香果果皮粉;
(2)、超声-乙醇协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50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低温破碎的胶粉生产装置
- 下一篇:增塑剂配料系统用自动恒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