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桥梁的车辆移动载荷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4986.5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喜;黄亮;曹再兴;钟永辉;李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50215 | 代理人: | 蔡静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梁 车辆 移动 载荷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载荷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桥梁的车辆移动载荷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荷载作为桥梁最重要的载荷之一,它是使桥梁等基础设施结构产生疲劳及破坏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运输的需求和运能急剧增加,同时市场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性、运输者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公路运输缺乏有效的执法等原因,使得运输车辆超载现象普遍存在。车辆超载的危害性非常大,是造成桥梁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等的罪魁祸首。
因此,监测车辆移动荷载,发展动态称重技术,显得至关重要。同时,明确车辆荷载的大小及其分布特点对在役桥梁承载能力评估、桥梁剩余寿命预测、桥梁结构可靠度设计、桥梁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型桥梁或重要桥梁,桥上车辆移动荷载的监测也是桥梁健康监测的重要内容。
现有技术中,对桥梁移动载荷进行识别时,需要较多系统参数,受桥梁路面不平顺等客观因素影响大,且只能对单车行驶在桥梁上的工况进行识别。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桥梁的车辆移动载荷的识别方法,该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桥梁的移动载荷进行识别需要系统参数多、系统复杂,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大且只能对单车移动载荷进行识别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的车辆移动载荷的识别方法,该方法所涉及的硬件包括:多个动应变传感器和处理模块;所述动应变传感器和处理模块即形成识别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设定测点;
S2:获取动应变影响线,识别系统搭建完成;
S3:将识别系统投入运营,获取车辆信息;
所述步骤S1包括:
设桥梁上有n条车道,在所述桥梁上选取桥梁的两个横截面为测试截面,两个测试截面间隔一定距离,沿桥梁横向将单个测试截面划分为多个测点,单个测点的横向范围与单条车道的横向范围对应,多个测点与多条车道一一对应;每个测点均布设有动应变传感器,将动应变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步骤S2包括:
单个测点对应n个动应变影响线,单个测点所辖的n个动应变影响线与n条车道一一对应;
按如下方式获取单个动应变影响线:
1)、控制一汽车从单条车道上驶过,该汽车的轴距为z、前轴轴重为g1、后轴轴重为g2、车速为v,z、g1、g2、v均为已知;
2)、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动应变传感器实时获取相应测点的动应变响应值,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动应变响应值为纵坐标,形成动应变响应曲线ε′s(t);
3)、处理模块根据动应变响应曲线按下式生成相应的动应变影响线εy(x):
g1εy(x)=ε′s(t)(0≤x<z,t=x/v)
g1εy(x)+g2εy(x-z)=ε′s(t)(z≤x,t=x/v)
其中,x是汽车前轴与相应车道起点的距离,也是所述动应变影响线的横坐标值;
所述步骤S3包括:
设两辆汽车同向先后驶入桥梁,在前的汽车记为A车,在后的汽车记为B车,A车驶出桥梁之前,B车已驶入桥梁;
按如下方式获得A车和B车的车辆信息:
1)、从A车驶入桥梁开始到B车驶出桥梁为止的过程中,通过动应变传感器实时获取相应测点的动应变响应值,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动应变响应值为纵坐标,为每个测点生成相应的动应变响应曲线;
2)、对各个动应变响应曲线进行去噪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9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轮车载地磅平台
- 下一篇:基于2V单体铅酸电池供电的电子计价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