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4943.7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0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恒;安佳伟;孙玉壮;郝志平;樊景森;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26/12 | 分类号: | C22B26/12;C22B7/02;C22B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056038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浸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烧结工艺:称取粉煤灰、碳酸钠和碳酸钙质量比1:0:1~1:0.8:1,于刚玉坩埚中混合均匀,放在马弗炉中1000~1200℃下焙烧60~100min,降至室温,用球磨机研磨至200目;步骤2,浸出工艺:将研磨好的熟料和浓度为3~8%的碳酸钠溶液按固液比1:15~1:25混合均匀后转移到胶体磨中,机械研磨30min后转移到高压釜中,高压蒸煮的温度为100~150℃,时间为20~60min,完毕后将高压釜中的混合液体冷却,并抽滤,得到锂浸出液。本发明首次提出碱法烧结‑稀碱溶出从脱硅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从粉煤灰中提取锂具有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不仅为开发锂资源及应用战略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提高了粉煤灰的工业利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煤灰的精细化利用,涉及一种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锂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在能源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材料、核工业、电子产业和化工行业。粉煤灰是电厂排放的废弃物,排放量非常大,并且粉煤灰中含有很多有价值的元素,比如锂、铝和硅。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粉煤灰大都作为辅助材料利用,精细化价值无法体现。因此,实现粉煤灰精细化价值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从粉煤灰中提取这些有价值的元素。
近期,煤中伴生锂矿成为各类学者研究的热点,从燃煤产物粉煤灰中提取锂也获得大家空前的关注。如,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准格尔煤田和平朔矿区煤中锂的伴生矿物超常富集;另外,对其燃烧后的产物粉煤灰进行了锂含量的测定,达到了伴生矿产综合回收利用工业品位。因此,从粉煤灰中提取锂将拥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可以缓解铝和锂资源的供应不足,还可以节约开矿成本,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经济,又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也提高了粉煤灰的工业应用价值。目前,从粉煤灰中提取锂的技术还很不成熟,本发明旨在提高锂浸出率的同时达到节约成本降低能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粉煤灰的精细化利用,提供一种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烧结工艺:称取粉煤灰、碳酸钠和碳酸钙质量比1:0:1~1:0.8:1,于刚玉坩埚中混合均匀,放在马弗炉中1000~1200℃下焙烧60~100min,降至室温,用球磨机研磨至200目;
步骤2,浸出工艺:将研磨好的熟料和浓度为3~8%的碳酸钠溶液按固液比1:15~1:25混合均匀后转移到胶体磨中,机械研磨30min后转移到高压釜中,高压蒸煮的温度为100~150℃,时间为20~60min,完毕后将高压釜中的混合液体冷却,并抽滤,得到锂浸出液。
优选地,在步骤1中,称取粉煤灰、碳酸钠与碳酸钙质量比1:0.8:1于坩埚混合均匀,放在马弗炉中1200℃下焙烧80min,冷却至室温,用球磨机研磨至200目,得到烧结后的熟料。
优选地,在步骤2中,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8%,固液比为1:20,高压蒸煮温度为150℃,时间为40min。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物料配比中粉煤灰与碳酸钙的质量比始终为1:1。
优选地,步骤1所述的粉煤灰在焙烧之前过40目筛子。
本发明提供的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首次提出碱法烧结-稀碱溶出从粉煤灰中浸出锂的方法,从粉煤灰中提取锂具有较为广阔的研究前景,不仅为开发锂资源及应用战略研究打下了基础,同时提高了粉煤灰的精细化利用价值,避免了粉煤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变废为宝,充分体现了粉煤灰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程大学,未经河北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9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置物架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索具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