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化学发光材料及其一锅法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4634.X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丁收年;韩亭亭;张鑫;刘金霞;任璐璐;董浩;梁秀丽;朱红允;闫其报;赵春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6 | 分类号: | 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发光 材料 及其 一锅 法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锅法制备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配制氯化镉、硫醇盐酸盐和碲氢化钠摩尔比为1∶1~3.0∶0.04~0.1的混合溶液,搅拌下在115~125℃加热回流0.5~10.5小时,即得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硫醇盐酸盐为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盐酸盐,电致化学发光材料为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本发明还公开该方法制得的电致化学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便捷、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容易实现规模化应用,易于工业生产;制得的电致化学发光材料在溶液中不含共反应剂的情况下,也能够产生强的发光信号,不仅避免溶液中引入共反应剂,还可以有效增强电致化学发光的效率和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致化学发光分析领域,特别是一种一锅法制备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电致化学发光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化学发光方法具有成本低、线性范围广和设备简单等特点,可以用于探索生物活性物质中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规律,有利于对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反应的本质认识。因此,电致化学发光在例如临床诊断、环境、免疫和食品质量以及其他物质的测定等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目前光、电分析工作者十分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由于发光体本身往往电致化学发光强度低,需要引入共反应剂比如三丙胺、过硫酸钾等到体系溶液中,以提高电致化学发光强度和分析性能。因此,共反应剂型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然而,多余共反应剂的引入到体系中可能使电化学体系更加复杂、分析步骤更加繁琐,从而限制了电致化学发光在某些领域的运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简单、高效的自增强电致化学发光材料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一锅法制备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的电致化学发光材料。
本发明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的应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一锅法制备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的方法,包括:配制氯化镉、硫醇盐酸盐和碲氢化钠摩尔比为1∶1~3.0∶0.04~0.1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搅拌下在115~125℃加热回流0.5~10.5小时,即得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硫醇盐酸盐为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盐酸盐,电致化学发光材料为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
化学式1中,R1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R2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优选地,氯化镉、硫醇盐酸盐和碲氢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镉、硫醇盐酸盐和碲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2~2.5∶0.038~0.042。
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在本发明中既作为稳定剂又作为共反应剂。为了提高电致化学发光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使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2-二甲氨基乙硫醇或2-二乙氨基乙硫醇,化学式1所示的化合物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的粒径为1.50~2.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