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4337.5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4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焦慧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行 控制 信道 设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频率复用原则,在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个OFDM符号上复用多个用户;针对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对该用户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加扰和调制,将经过编码调制的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用于承载该上行控制信息的所有OFDM符号上。本发明能够支持可变的上行控制信道长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定义了多种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格式(PUCCH format),支持大范围的上行控制信道的负载大小,例如PUCCH format 1/1a/1b支持1比特或者2比特上行ACK/NACK信息,PUCCH format 2/2a/2b支持上行20比特的编码后CSI信息。
5G系统采用灵活的帧结构,时隙可以是7符号或者14个符号,并且每个时隙中的上行数据(包括上行数据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是可变的,有可能是全上行数据,也有可能是上行数据+下行数据,相应的上行控制信道占用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是可变的,所支持的上行控制信息比特数也是可变的。如果5G(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类似于LTE定义很多的上行控制信道,就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格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能够支持可变的上行控制信道长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该方法包括:
基于频率复用原则,在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个OFDM符号上复用多个用户;
针对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对该用户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加扰和调制,将经过编码调制的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用于承载该上行控制信息的所有OFDM符号上。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装置,应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该装置包括:复用单元、处理单元;
所述复用单元,用于基于频率复用原则,在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个OFDM符号上复用多个用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针对所述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对该用户的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加扰和调制,将经过编码调制的上行控制信息映射到用于承载该上行控制信息的所有OFDM符号上。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中,通过在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每一个OFDM符号上的复用多个用户,将上行控制信息通过编码调制后映射到所有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中,此种处理方法不需要考虑PUCCH包括的具体符号数量,因此可以适应不同符号长度的PUCCH,因而能够支持可变的上行控制信道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上行控制信息处理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用户的PUCCH在PRB上占用的梳状载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用户的PUCCH在PRB上占用的梳状载波上采用频率跳变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PUCCH采用基于时隙的上行频率跳变的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PUCCH采用基于时隙的上行频率跳变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PUCCH采用基于时隙的上行频率跳变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SFBC传输机制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4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