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显示膜以及搭载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3994.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5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刘庆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全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11/04;G03B21/60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显示 折射率 低折射率材料层 高折射率材料层 胶粘剂层 无机纳米颗粒 投射系统 依次层叠 反射率 基材层 投影机 递进 照射 | ||
一种透明显示膜,包括依次层叠的折射率为1.37‑1.42的低折射率材料层、折射率为1.55‑1.65的高折射率材料层、基材层和胶粘剂层;所述胶粘剂层嵌设有无机纳米颗粒。本发明通过低折射率材料层和高折射率材料层的折射率的递进,降低投影机照射到透明显示膜上的光的反射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明显示膜以及搭载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透明显示技术主要有:全息显示、TOLED(穿透式有机发光设备)、反射式显示器和透明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采用传统平板显示存在的问题有体积大、热量大等问题,而且造价高昂,这限制了这项技术的应用。
透明投影显示薄膜是目前新型投影成像薄膜,它本身具有高的可见光透过性,其可贴附在透明玻璃上使用。一般地,这些透明显示薄膜中含有一些纳米扩散性粒子,如金刚石,当投影光机照射在透明显示薄膜上时,粒子进行扩散,从而使得透明显示薄膜上可以成像。透明显示薄膜将应用在如会议室,家庭影院,展会,展馆,科技展示、旅游景点以及室内或户外广告等多个领域。在汽车后视窗上应用时,会将这种透明显示膜贴在汽车的后视窗上,在汽车内部安装的投射设备将投影的图像投射到薄膜上,从而成像。
授权公告号为CN20256323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明车窗投影显示系统,包括投影机和投影屏,所述投影屏为粘贴在车窗上的透明度大于80%的透明显示膜。本实用新型它不显示图像时,窗户的玻璃依然是透明的;对车窗本身不用做任何的改装,只要在车窗上的玻璃上贴一张透明显示膜,因而实现方便。该专利只对透明显示膜的透明度提出了要求,但是对透明显示膜的结构并没有描述。
授权公告号为CN103895572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前方视野中车辆行驶信息显示装置及方法,车辆行驶信息显示装置包括贴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透明显示膜,该专利主要关于显示系统,而对透明显示膜的结构没有描述。
授权公告号为CN20437456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明显示膜,其包括透明电致发光层、透明介电层以及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介电层以及透明电极层均为二个,二个透明电极层分别为行电极层和列电极层;其中,透明电致发光层的上、下侧分别设有一个透明电极层,透明电极层和透明电致发光层之间为一透明介电层。
现有透明显示薄膜在应用时面临着一个难题:投影机向透明显示薄膜投射图像时,由于薄膜自身的反射率大约为8%,不可避免地有部分的光反射到投影机投射的一侧,导致这一侧的观看视觉效果变差,体验变差。尤其是在汽车内应用时,这种问题会更影响到驾驶员观测后方的视线。
一般采用抗反射膜来解决这一问题。现有透明显示薄膜中的抗反射膜是由一层或者多层的纳米氧化物薄膜层叠构成。这些纳米氧化物薄膜多为金属氧化物薄膜,通过CVD(化学蒸镀)法或者PVD(物理蒸镀)法等方法形成。最为普遍的做法是PVD法。然而这种方法做成的薄膜,结构复杂,生产工艺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大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膜以及搭载这种透明显示膜的投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明显示膜,包括依次层叠的折射率为1.37-1.42的低折射率材料层、折射率为1.55-1.65的高折射率材料层、基材层和胶粘剂层;所述胶粘剂层嵌设有无机纳米颗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胶粘剂层的外侧面贴合有厚度为20-50微米的离型材料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为100-120纳米,硬度为1-2H。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低折射率层的不朝向所述高折射率层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5纳米。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高折射率层的硬度大于或等于2H,厚度1.5-2.5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全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全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39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