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欧姆接触结构制备工艺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3815.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3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艺蒙;李彦良;张玉明;宋庆文;汤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24 | 分类号: | H01L29/24;H01L29/40;H01L29/45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刘长春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欧姆 接触 结构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欧姆接触结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a)制备SiC衬底层和SiC外延层;
(b)在所述SiC外延层上淀积多层金属形成金属层,所述多层材料依次包括第一Ni层、Ti层、Al层、第二Ni层、TaSi2层和Pt层;
(c)将所述金属层进行退火处理以完成所述欧姆接触结构的制备;
所述步骤(a)包括:
(a1)对所述SiC外延层进行标准RCA清洗;
(a2)利用PECVD工艺,在所述SiC外延层上形成SiO2掩膜层;
(a3)刻蚀所述SiO2掩膜层,对所述SiC外延层进行P+离子注入,形成高掺杂的P区,刻蚀掉剩余SiO2掩膜层,并进行高温退火处理;
所述SiC衬底层和所述SiC外延层材料均为4H-SiC;
所述步骤(b)包括:
(b1)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SiC外延层上淀积所述第一Ni层;
(b2)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第一Ni层上淀积所述Ti层;
(b3)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Ti层上淀积所述Al层;
(b4)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Al层上淀积所述第二Ni层;
(b5)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所述第二Ni层上淀积所述TaSi2层;
(b6)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工艺,在所述TaSi2层上淀积所述Pt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i层、所述Ti层、所述Al层、所述第二Ni层、所述TaSi2层和所述Pt层的厚度依次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i层、所述Ti层、所述Al层、所述第二Ni层、所述TaSi2层和所述Pt层的淀积气流量依次为24Ar/sccm、16Ar/sccm、16Ar/sccm、24Ar/sccm、20Ar/sccm、16Ar/sc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l层、所述Pt层、所述Ti层、所述第一Ni层、所述第二Ni层的淀积功率为100W,所述TaSi2层的淀积功率为60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Ti层、所述Pt层、所述TaSi2层的淀积速率为2.9nm/min,所述第一Ni层、所述第二Ni层的淀积速率为9.8nm/min,所述Al层的淀积速率为10nm/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iC衬底层上依次淀积第一Ni层、Ti层、Al层、第二Ni层、TaSi2层和Pt层的淀积腔内真空度均小于等于5e-6mTorr。
7.一种欧姆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下至上依次包括:SiC衬底层、SiC外延层,第一Ni层、Ti层、Al层、第二Ni层、TaSi2层和Pt层,所述欧姆接触结构按照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备工艺所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38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合金材料
- 下一篇:一种低屈强比高韧性高锰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