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黄牛良性口蹄疫的中药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82729.8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王加国;韩振诚;李良良;李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738 | 分类号: | A61K36/738;A61P31/14;A61K36/489;A61K36/29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黄牛 良性 口蹄疫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黄牛良性口蹄疫的中药配方,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牛口蹄疫又称之为牛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牛患此病后,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体温40~41℃,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内含透明的液体。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1~2天后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形成烂斑,然后逐渐愈合。该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成年牛一般死亡率不高,在1%~3%之间,但犊牛由于发生心肌炎和出血性肠炎,死亡率很高。
口蹄疫病毒对酸、碱特别敏感,在pH3时,瞬间丧失感染力,pH5.5一秒钟内90%被灭活。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口腔治疗采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2%~3%醋酸或食醋洗涤口腔,然后给溃烂面上涂抹10%~20%碘甘油或1%~3%硫酸铜,或用散布冰硼散、豆面及各种抗菌药物软膏。蹄部用3%来苏儿或3%~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蹄子,或涂以20%的碘甘油,然后用绷带包扎蹄部。乳房涂以青霉素软膏或磺胺软膏。以上方法见效快,但对药剂及其使用方法的要求较为严格。
发明内容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畜及畜产品流通领域的扩大,人类活动频繁,牛口蹄疫频发,四季均可感病。
本发明旨在为长江流域以南交通不便、医药机构不健全的偏远贫困山区,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治疗小范围发生的黄牛患良性口蹄疫的中药配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黄牛良性口蹄疫的中药配方,由下列原料按质量配比制成:
四年生以上白刺花的主根或一级侧根2-3份、阔叶十大功劳的茎1.3-1.8份、单瓣缫丝花的根0.8-1.2份;
加工方法:
剥下白刺花的根皮撕成条,根中心木质部无药用成分,单瓣缫丝花的根切成段,阔叶十大功劳的茎削成片;
按上述质量配比取白刺花根皮、阔叶十大功劳茎以及单瓣缫丝花根,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后,再武火烧开,文火煎熬,直至药汤成淡黄色、米汤状即可。
使用方法:
将药渣过滤掉,用药汤灌饮患病牛,成年牛每次灌1500ml,犊牛每次灌1000ml,每日3次,连用3天;同时,用药汤慢慢淋洗病牛蹄部水泡破裂处,每日3~4次,连用2天,防止继发感染,加速溃烂面愈合。
本发明中药药理:
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别名狼牙刺、马蹄针、马鞭采等,为豆科槐属植物;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多生于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沙丘和山坡路边的灌木丛中;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别名土黄柏、土黄连、八角刺、刺黄柏等,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分布于湖北、安徽、浙江、广东、福建、河南、广西、江西、四川、陕西、湖南、贵州等地,多生于海拔300米至2500米的山谷林下或灌丛中。
单瓣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 f. normalis Rehd. et Wils.),又名刺梨,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多生于海拔500~2500米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以及灌丛中。
白刺花、阔叶十大功劳以及单瓣缫丝花均为我国传统中药材,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常见的乡土植物,不属于国家保护植物,四季可采。
白刺花根
性味:性凉,味苦;
归经:归肝经、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
化学成分: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
阔叶十大功劳茎
性味:性凉,味苦;
归经:归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化学成分:小檗碱、氧化小檗碱。
单瓣缫丝花根
性味: 性平,甘酸;
归经:胃经、脾经、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止痛,收涩,止血;
化学成分:鞣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未经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2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电锅炉供热提高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方法
- 下一篇:空气清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