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辆乘客舱的窗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1640.X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9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M·R·加蓬斯特;J·L·汉密尔顿;M·P·范德费尔德;L·J·S·哈德洛康;B·S·马尔茨斯基;D·M·萨拉;R·L·维纳斯基;A·J·斯蒂芬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4 | 分类号: | B60J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客舱 窗户 系统 | ||
一种用于车辆乘客舱的窗户系统包括具有窗饰的透明窗户、入射光监控子系统、入射光管理子系统以及控制器。入射光监控子系统监控射入乘客舱中的入射光,确定乘客的视场,并确定该入射光相对于乘客视场的强度。入射光管理子系统单独控制多个投光器以投射与窗饰的子部分交互的光束,以便基于入射光相对于乘客视场的强度来调节窗户的子部分中的一个子部分的光透射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窗户以及穿过其的光透射。
背景技术
车辆包括乘客舱,乘客舱包括由玻璃或其它合适物质形成的窗户。窗户作为不透水的透明挡风玻璃,能将乘客与运行中的元器件隔开。来自太阳或外部来源(例如迎面驶来车辆的前照灯)的入射光可能引起眩光从而损害驾驶员的视线。入射光能在乘客舱上产生热负荷,这在寒冷的环境温度下可能是有利的,而在温暖的环境温度下是不利的。目前,车辆配备有手动或半自动防晒板,以阻挡入射光或以其它方式使入射光射入乘客舱的部分最小化。这种装置会完全阻挡视线,而且无法在乘客舱中的所有位置或方向上实现自动或完全的防晒覆盖。
发明内容
描述了用于车辆乘客舱的窗户系统,其包括其上设有窗饰的透明窗户、入射光监控子系统、入射光管理子系统以及控制器。入射光监控子系统设置为监控射入乘客舱中的入射光,确定乘客舱中乘客的视场,并确定入射光相对于乘客视场的强度。入射光管理子系统包括多个独立控制的投光器,其中每一个投光器配置为投射与窗饰的子部分交互的光束,以调节窗户的对应子部分的透明度。入射光监控子系统设置为确定车辆中乘客的位置,以及确定入射光相对于乘客视场的强度。入射光管理子系统设置为控制投光器与窗饰交互,以基于入射光相对于乘客视场的强度来调节窗户的子部分中的一个子部分的光透射度。
结合附图,从以下执行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本教导的一些最佳模式和其它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教导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并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辆,其包括具有设置成包围乘客舱的多个窗户的车体、入射光监控子系统以及入射光管理子系统;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乘客舱的一部分的俯视图,该车辆包括挡风玻璃、车辆驾驶员和车载照相机;以及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乘客舱入射光管理子系统的元件的一个实施例,该乘客舱入射光管理子系统与车辆的窗户中的一个窗户相关联,并包括多个投光器和入射光管理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所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进行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详细描述并不旨在限制如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代表其可能的实施例。此外,虽然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中的一些或全部的情况下实践一些实施例。此外,为了清楚起见,没有详细描述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某些技术材料,以避免不必要地使本发明变得模糊。此外,附图是简化的形式,而不是精确的比例。仅为了方便和清晰,可以使用诸如顶部,底部,左,右,内,外,后和前等方向性术语。这些以及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本质上是描述性的,并不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关于功能和/或逻辑块组件和/或各种处理步骤方面的教导可以在本文中描述。应当认识到,这样的块组件可以由配置为执行指定功能的任何数量的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组件组成。此外,如本文所示出和描述的发明内容可以在缺少本文没有具体公开的任何元素的情况下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1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