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预防车辆排队溢出的现代有轨电车优先的检测器布设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80678.5 | 申请日: | 2017-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3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耘;蔡其燕;包旭;陈益宝;徐雨洁;姜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G1/087 | 分类号: | G08G1/087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预防 车辆 排队 溢出 现代 有轨电车 优先 检测器 布设 方法 | ||
1.一种用于预防车辆排队溢出的现代有轨电车优先的检测器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设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1)采集交叉口交通运行参数和信号配时参数,包括采集现代有轨电车参数,车辆运行参数,行人过街参数,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
12)计算最小周期时长,当现代有轨电车在交叉口等待时,执行最小信号周期,以减少其等待时间,根据行人过街参数和绿灯间隔时间,计算最小绿灯时间和最小信号周期时长;
13)确定现代有轨电车方向检测器布设位置,包括上游检测器、上游触发检测器和下游检测器:根据有轨电车运行速度和最小周期时长计算有轨电车行驶方向上游检测器位置;根据有轨电车长度和减速度,计算有轨电车行驶方向上游触发检测器位置;根据有轨电车长度,确定下游检测器位置;
14)确定与现代有轨电车行驶不同向道路的排队检测器位置,根据进口道高峰15min流量、高峰小时交通量,车头间距和车道数,计算排队检测器位置;
所述步骤12)计算最小周期时长包括以下步骤:
31)计算i相位最小绿灯时间,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Di为i相位行人延误或左转车辆延误,Wi为i相位行人或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距离,v为行人或车辆的速度,Yi为i相位绿灯间隔时间;
32)计算最小周期时长,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Cmin为最小周期时长,Yi为i相位绿灯间隔时间,Gi min为i相位最小绿灯时间;
所述步骤13)确定现代有轨电车方向检测器布设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41)确定上游检测器位置,其计算公式如下:L1=V·L1=V·Cmin,
式中,L1为上游检测器位置与交叉口停车线的距离,V为现代有轨电车的行驶车速;
42)确定上游触发检测器位置,其计算公式如下:L2=L+A,式中,L2为上游触发检测器放置位置与交叉口停车线的距离,L为有轨电车车长,A为现代有轨电车安全制动距离,A=V2/2a,a为有轨电车减速度;
43)确定下游检测位置,其计算公式如下:L3=L,式中,L3为有轨电车通过交叉口下游检测器位置距离本面进口道停车线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车辆排队溢出的现代有轨电车优先的检测器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采集交叉口交通运行参数和信号配时参数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21)采集现代有轨电车参数,包括现代有轨电车长度、运行速度、在交叉口处的加减速度;
22)采集车辆运行参数,包括高峰小时交通量,高峰小时15min流量,车头间距;
23)采集信号配时方案中不同相位的行人过街长度和行人过街步行速度;
24)采集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包括信号周期时间,黄灯时间,最小绿灯间隔时间,其中最小绿灯间隔时间为黄灯时间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车辆排队溢出的现代有轨电车优先的检测器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确定与现代有轨电车行驶不同向道路的排队检测器位置,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4为与有轨电车不同向的道路交叉口进口道车辆排队检测器位置,w为驾驶员能够等待的最长信号周期数,C为原始信号周期时长,qmax(PHF15)为进口道在高峰15min流量对应的最大流率,为车头间距,N为与有轨电车不同向的道路交叉口进口道车道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06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